蘋果最新的AI功能阻擋了兒童色情卻帶來隱私疑慮?(下)

蘋果最新的AI功能阻擋了兒童色情卻帶來隱私疑慮?(下)
蘋果最新的AI功能阻擋了兒童色情卻帶來隱私疑慮?(下)

人人愛用的蘋果即將推出最新AI功能~此功能原為保護兒童,不料卻引來許多人最在意的隱私問題~詳情為何讓我們一起往下看!!(下)

本篇為下篇,上篇請點蘋果最新的AI功能阻擋了兒童色情卻帶來隱私疑慮?(上)

拓展 Siri 搜尋功能,新增「提醒、干預」

蘋果表示,他們將對 Siri 功能與搜尋進行更新,以提供有相關困擾的監護人與未成年人使用者協助。

例如:當使用者詢問該如何回報 CSAM 相關問題時,蘋果將會結束導向相關機構的聯絡方式,或是提供指引來幫助使用者。

除此之外,若是有使用者像要查詢有關 CSAM 或是敏感、有害的內容,系統也會進行干預,跳出警示告知使用者。

圖片來源:蘋果官網。

難以揮去的隱私疑慮

這些功能,預計今年將會在 iOS 15、iPadOS 15、watchOS 8 和 macOS Monterey 的更新中推出。

在以往,相對於 Android 使用者,蘋果的支持者們最自豪的便是 iOS 的高穩定性與嚴密的隱私保障,而這也是蘋果公司不斷強調的優勢。

不過現在,蘋果這次的做法與過往似乎有了很大的不同。

即使這些措施雖然是為了保護未成年、減少兒童與青少年私密照外流所帶來的傷害,但還是帶來不少隱私與資訊安全的隱憂。

對此,有許多資訊安全專家與機構組織都表示疑慮或反對,認為這項作法「如同在牆上打洞、裝上門後再鎖上。」

雖然有門鎖,但風險依然存在,況且要是鑰匙不慎流出,駭客便會暢行無阻。

除此之外,也有一些人擔心此先例一開,蘋果未來可能因為各國家政府的法律規定和要求,調整審查標準、成為監控工具。例如同志相關內容、政治敏感資訊等等,極權國家的使用者更是有此擔心。

隱私保障與資料運用的平衡難題

兒童色情內容經常被視為犯罪的證據,未成年人通常是在被威脅、利誘或哄騙的情況下拍攝這些內容,而流傳於網路上更是二次傷害。

蘋果此舉,或許是希望透過提高取得相關資訊的門檻,減低可能的需求,進而減少類似的兒童性犯罪再度發生。

然而,當檢警要搜查民宅前都須先向法院申請搜索票的法治社會下,蘋果直接以審核使用者彼此之間的私人訊息和個人儲存空間等方式,來試圖達成防治的目的,是否有符合比例原則?個人的隱私考量與社會整體的治安,該如何平衡呢?

或許是個需要大眾不斷思考與討論的問題。

更多AI人工智慧或蘋果相關文章請點閱下方連結~

其他閱讀

冬奧將有 AI 裁判!人工智慧如何給選手評分?

年過 50 歲的日本副社長自學 Python!寫出的 AI 還被雀巢採用

導盲犬被 AI 取代?美科學家研發四足機器導盲犬

AI 一對一客服、電話行銷一把罩!人工智慧語音機器人夯

人工智慧不再乖乖聽話?不再只會說YES!!竟還會說NO?!

你玩過AI打造的俄羅斯方塊嗎?史上最惡!!只消去41!!

想一起床就能體面視訊~人工智慧Maxine幫你辦到!!()

蘋果最新的AI功能阻擋了兒童色情卻帶來隱私疑慮?(上)

蘋果最新的AI功能阻擋了兒童色情卻帶來隱私疑慮?(上)
蘋果最新的AI功能阻擋了兒童色情卻帶來隱私疑慮?(上)

人人愛用的蘋果即將推出最新AI功能~此功能原為保護兒童,不料卻引來許多人最在意的隱私問題~詳情為何讓我們一起往下看!!(上)

兒童色情照太氾濫 人工智慧來把關

兒童情色的相關犯罪防治,一直都是社會上一項重要的議題,尤其在歐美國家,政府與民間組織皆十分重視,並投入相當大的資源在預防犯罪上,法規與刑責也更為嚴峻。

然而,縱使有嚴重的刑責,相關新聞依然層出不窮,尤其近年來智慧型手機、網際網路發展迅速,亦衍伸出許多拍攝、散播兒童情色照片的犯罪行為。

例如,在今年的 7 月 29 日,有一名居住在紐澤西州的男子,被警方查獲他的電腦內存有 110 個未成年性愛、裸露相關的影片和圖像。而其住處對面,正是當地的公立學校,令人不寒而慄。

在去年 2 月,也有一名美國空軍上校,遭檢警查獲他利用手機瀏覽未成年色情網站、保存圖片,他也坦承,自己使用 iPhone 手機下載未成年兒童的裸露照片高達 441 張,最後被判處 5 年有期徒刑與 15 年強制管束。

由於此類事件層出不窮,也讓蘋果決定調整目前的做法,希望能藉由其影響力,擴大對兒童的保護。

今年 8 月,蘋果在他們的官網上宣布有關保護兒童的新措施、功能,主要可歸納為三大類,分別是:Message 訊息內容偵測、iCloud 檔案掃瞄檢查、拓展 Siri 和搜尋功能的提醒和干預。

一偵測到情色照,AI 立馬傳模糊照給父母

未來,蘋果手機內的 Messages app 將會裝上新的工具「Helping with Communication Safety」,當 AI 偵測到使用者收到、發送色情等敏感內容的照片時,警告兒童和他們的監護人。而這些敏感內容的照片與圖像,也將會自動進行模糊處理。

如此一來,若未成年使用者遭遇到惡意騷擾,就能有相關的保護措施。除此之外,蘋果也會提供資源與建議,告訴孩子遇到這樣的事情不是你的錯,不想查看或發送也沒關係,並鼓勵他們進一步尋求協助。

但若未成年使用者還是想要查看或是發送敏感內容,此時系統就會發送提醒給家長。

蘋果也特別表示,這項新功能是透過手機設備上的 AI 去分析、辨別圖片內容,並強調蘋果公司不會、也無法去查看這些內容。

圖片來源:蘋果官網。

兒童色情照上雲端?人工智慧來守門

雲端硬碟是現今常見的儲存資料方式,將個人照片備份在雲端,也能夠避免因為手機或電腦的損壞或遺失,導致相片和回憶一起不見。

然而,亦有有心人士藉由將違法的兒童色情內容存放在雲端硬碟中,並加以散播傳閱。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蘋果將在 iOS 和 iPadOS 中新增一個新的系統,命名為「neuralMatch」。

這個系統將會允許蘋果檢測使用者儲存在 iCloud 當中的照片,並且與美國失蹤兒童及童工保護中心(NCMEC)的資料庫進行比對,確認其中是否有涉及兒童性虐待的內容(Child Sexual Abuse Material,CSAM)。

為避免使用者有隱私上的疑慮,蘋果說明將不會直接在雲端上掃描,而是將資料庫的圖片經過演算法轉換為雜湊值(Hash Value),這些真人無法辨識的資料數值會儲存在使用者的設備上。

每當使用者上傳相片至雲端硬碟,便會啟動 AI 來評估配對,這段過程將會以私有集交集加密技術(Private Set Intersection)進行加密,而比對結果與加密憑證會一起儲存在 iCloud 中。

最後要如何決定使用者是否有違規,則是由一項名為「閾值秘密共享」的技術來處理。

若是使用者的檔案中,有超過一定數量的圖像被 AI 判斷為符合 CSAM 內容,蘋果系統就會把所有可疑的照片解密後,交由相關人員進行人工審核。

一旦審查屬實,蘋果將會停用該使用者的 iCloud 功能,並向有關單位進行通報。

本篇為上篇,下篇請點蘋果最新的AI功能阻擋了兒童色情卻帶來隱私疑慮?(下)

更多AI人工智慧或蘋果相關文章請點閱下方連結~

其他閱讀

冬奧將有 AI 裁判!人工智慧如何給選手評分?

年過 50 歲的日本副社長自學 Python!寫出的 AI 還被雀巢採用

導盲犬被 AI 取代?美科學家研發四足機器導盲犬

AI 一對一客服、電話行銷一把罩!人工智慧語音機器人夯

人工智慧不再乖乖聽話?不再只會說YES!!竟還會說NO?!

你玩過AI打造的俄羅斯方塊嗎?史上最惡!!只消去41!!

想一起床就能體面視訊~人工智慧Maxine幫你辦到!!()

七大AI人工智慧技術為2021東奧增添科技感!!(下)

七大AI人工智慧技術為2021東奧增添科技感!!(下)
七大AI人工智慧技術為2021東奧增添科技感!!(下)

前陣子的東奧藏了許多AI人工智慧科技~每天守在電視機前的大家發覺今天要來跟大家分享這些讓東奧變更好的更好的高科技!!(下)

本篇為最後一篇,上一篇請點七大AI人工智慧技術為2021東奧增添科技感!!(中)

賽跑破紀錄的不公平優勢!東奧場上的黑科技跑鞋再惹議

此次東京奧運真的也是各國頂尖科技的競技場!除了前面所述的 AI 人工智慧應用於場內的訓練選手、場外的無人駕駛、同步翻譯之外,其實還有許多意想不到的黑科技,應用於選手的服裝、運動鞋上。尤其是各家運動鞋廠牌所開發的先進材質,更是引發了選手間「不公平競爭」的疑慮。

前三名都有穿此款跑鞋!沒穿 Vaporfly 的跑者紛紛抗議

早在 2016 年里約奧運馬拉松,3 名男獎牌得主都穿了 Nike Vaporfly 4%樣版鞋!專家認為 Vaporfly 可提高「跑步效率」(running economy) 到 4%、表現可增強 3%。自 Vaporfly 在 2016 年起推出後,世界前 50 名馬拉松跑者的表現平均改善 2%,歸功於其碳纖維板鞋底。


因此,許多沒有穿著此款鞋的職業選手們向國際田徑總會(IAAF)投訴,以確定它們是否為跑者提供了不公平的優勢。

金牌選手腳上的 F1 跑鞋 EvoSpeed Future Faster+

而今年方才結束的東京奧運上,Nike 仍以黑科技跑鞋「Air Zoom Maxfly」大出風頭,許多身穿 Air Zoom Maxfly 的選手表現突出,連 400 公尺跨欄金牌、挪威的 Karsten Warholm 都批評奪銀的美國選手 Rai Benjamin 穿 Air Zoom Maxfly 簡直是「在鞋底墊彈簧床」。

但其他品牌跑鞋也都推陳出新,紛紛展現致勝的技術,像是上述的金牌得主 Karsten Warholm 自己也穿黑科技跑鞋:Puma 應用賓士 F1 賽車團隊研發的 EvoSpeed Future Faster+,如下圖影片:

Ralph Lauren 美國隊的全新穿戴式調溫技術

美國代表隊開幕禮進場服裝為 Ralph Lauren 操刀,加入全新穿戴式調溫技術 RL COOLING,與全球最先進的電腦降溫系統相同的技術。透過精密的裝置監察體溫,使用內建的微型遙控器調節至最佳水平,為穿著者的皮膚散熱,讓他們即使身處酷熱環境,仍可保持長時間涼爽。

OMEGA 為奧運選手提供最完美的計時

像游泳、體操和沙灘排球等項目都使用 Omega 計時器,該計時器結合電腦視覺(Computer vision)和運動傳感器,使運動員能夠實時跟踪他們的動作並將其直接分析到比賽中。

此次日本東京奧運,都史無前例的大量導入 AI 人工智慧機器學習等技術。這一創舉將改變日後選手的訓練方式、相關體育競賽、以及強化比賽公平性的里程碑。這些高科技將協助選手在體育賽事上取得更佳成績,成為未來奪牌的關鍵。

更多AI人工智慧相關文章請點閱下方連結~

其他閱讀

冬奧將有 AI 裁判!人工智慧如何給選手評分?

27MIT工程師用人工智慧,預測新冠疫情比專業準

AI 知我心!能夠判別憂鬱症的人工智慧

AI對人類說不?能唇槍舌劍的辯論AICaSiNo

人工智慧不再乖乖聽話?不再只會說YES!!竟還會說NO?!

你玩過AI打造的俄羅斯方塊嗎?史上最惡!!只消去41!!

想一起床就能體面視訊~人工智慧Maxine幫你辦到!!()

七大AI人工智慧技術為2021東奧增添科技感!!(中)

七大AI人工智慧技術為2021東奧增添科技感!!(下)
七大AI人工智慧技術為2021東奧增添科技感!!(下)

前陣子的東奧藏了許多AI人工智慧科技~每天守在電視機前的大家發覺今天要來跟大家分享這些讓東奧變更好的更好的高科技!!(中)

本篇為中篇,上篇請點七大AI人工智慧技術為2021東奧增添科技感!!(上)

AI 即時翻譯提升溝通的精準

VoiceTra:日本政府研發.人工智慧即時翻譯 31 種語言

奧運賽事的 16 天內,東京每天湧入約 920000 名海外遊客。為此,日本政府開發了一款使用人工智慧的多國語言即時翻譯 App 「VoiceTra」。

VoiceTra 結合雲端運算系統與機器學習改善翻譯品質,可提供 31 種語言的文本翻譯,讓來自不同語系國家的人們能順暢溝通。

Fukidashi:雙螢幕的面對面翻譯對話框

針對面對面的多國語言溝通,Panasonic 推出了造型像漫畫中的對話泡泡、大小如 iPad 的「Fukidashi」平板。

「Fukidashi」可裝在支架上立於桌上,設備的正反面都有螢幕,可讓雙方以不同的語言溝通。例如 A、 B 雙方各以英語與日語交談的狀況下,A 方用英語說了一句話,靠近 B 方那側的螢幕就會顯示日文翻譯, B 方用日文回答後,靠近 A 方的螢幕就會將 B 方所說的話用英文呈現。目前 Fukidashi 支援可日語、英語、韓語和中文四種語言。

除了用於面對面交流的 Fukidashi 外,Panasonic 還推出適用於機場、展場、觀光導覽區的 多國語言翻譯大聲公「Megahonyaku」,可即時將日文翻譯成英文、中文以及韓語,傳遞到各種公共場合。

 

本篇為中篇,最後一篇請點七大AI人工智慧技術為2021東奧增添科技感!!(下)

更多AI人工智慧相關文章請點閱下方連結~

其他閱讀

冬奧將有 AI 裁判!人工智慧如何給選手評分?

27MIT工程師用人工智慧,預測新冠疫情比專業準

AI 知我心!能夠判別憂鬱症的人工智慧

AI對人類說不?能唇槍舌劍的辯論AICaSiNo

人工智慧不再乖乖聽話?不再只會說YES!!竟還會說NO?!

你玩過AI打造的俄羅斯方塊嗎?史上最惡!!只消去41!!

想一起床就能體面視訊~人工智慧Maxine幫你辦到!!()

七大AI人工智慧技術為2021東奧增添科技感!!(上)

七大AI人工智慧技術為2021東奧增添科技感!!(上)
七大AI人工智慧技術為2021東奧增添科技感!!(上)

前陣子的東奧藏了許多AI人工智慧科技~每天守在電視機前的大家發覺今天要來跟大家分享這些讓東奧變更好的更好的高科技!!(上)

本來要在 2020 年舉辦的日本東京奧運,因為 Covid-19 疫情史無前例地推遲至 2021 年舉行,儘管經歷了風風雨雨、充滿不少爭議,但此次舉辦的東京奧運卻也是結合科技實力的一個重要展現:將最新的 AI 人工智慧技術導入於選手的訓練、提升參賽運動員和觀眾的體驗,以及解決賽程中所面臨的問題等。

Intel 推 3DAT 運動追蹤, AI 加速處理分析動作

晶片龍頭大廠 Intel(英特爾)開發了 3D 運動員追蹤技術(簡稱為 3DAT ,全名為 3D Athlete Tracking),用於追蹤短跑比賽等項目。它以攝影機拍攝選手的體型、動作並上傳到阿里巴巴的雲端上,以姿態估測演算法(pose estimation algorithms)做選手身體動作的生物力學分析後,再將「幾乎同步」的分析資料疊加在即時轉播的影片上。

雲端攝影追蹤 x AI加速處理分析,不需任何穿戴裝置!

DAT 的運用能為參賽選手提供訊息和洞察分析:如運動的姿勢、阻礙他們前進的因素等。此項技術使用4部雲端的攝影機拍攝全身主要關節位置,發送給內建 Intel 人工智慧加速功能「Deep Learning Boost AI」的處理器進行分析。教練收到分析報告和圖表後,就能更清楚地了解選手弱點、如何更精準的調整運動姿勢、規劃訓練等,來幫助選手充分發揮潛力。

另外,使用 3DAT 追蹤時,選手不需要穿戴任何感應裝置,而影響到訓練過程。

AI 透過 40000 影片分析,造就日本柔道金牌

東京奧運柔道項目中,日本選手高藤直壽在 60 公斤男子柔道項目中奪金,讓拿下銀牌的台灣選手楊勇緯忍不住落淚。原來,高藤奪金的秘密之一,在於背後有著 AI 透過 4 萬支影片的大數據分析!

在 60 公斤量級金牌戰拿下銀牌,而日本選手金牌得主高藤直壽,和日本隊連續奪得多枚金牌背後的關鍵是什麼呢?

其實,自 2016 年里約奧運後的國際賽事,日本柔道隊都會分析人員到場拍攝與分析超過四千名選手的動作,解析他們的招數、技巧、優劣勢,像是何時進攻、何時該防守、如何抓住對方的道服等,讓教練、選手隨時都能透過影像來確認。

像是近期兩場的世界錦標賽上,日本隊分析後得知:過往柔道得分率最高的「過背摔」和「內股」等主要招數,多數選手逐漸傾向以固定規則較少的「空氣摔」來取勝。高藤直壽及教練古根川實掌握此分析訊息,並精心研究對策,成為日本隊奪得金牌的重要原因之一。

東奧內自由行駛的 AI 自駕車

在2020年底,豐田正式推出專為 E-Palette 打造的移動服務平台「MSPF」之全新功能,包含結合車輛的自主移動管理系統(AMMS)和同時監管多車的e-Palette任務分配平台(e-TAP)。

AMMS可依實際交通需求和行駛情況,調度和安全管理車輛;e-TAP 導入可視化管理,實現一人同時監管多台車輛的高效管理。

「e-Palette」的空間可承載20名乘客和4輛輪椅,里程可達150公里,並採用平穩加速和自動剎車的技術,車體本身還能檢測周圍車輛或行人,內外塗佈對抗 covid-19 的防護層,避免接觸感染。因此在防疫期間,e-Palette車隊仍可進入會場。
另外,「e-Palette」的座車還能根據運動員的身高而調節扶手,地板也為提高視障人士的能見度而以對比色塗裝。

雖然是人工智慧加持的無人駕駛,但是為了安全起見,每輛車還是配備一名駕駛員以確保安全、並且應付緊急事件。

 

 

本篇為上篇,下一篇請點七大AI人工智慧技術為2021東奧增添科技感!!(中)

更多AI人工智慧相關文章請點閱下方連結~

其他閱讀

冬奧將有 AI 裁判!人工智慧如何給選手評分?

27MIT工程師用人工智慧,預測新冠疫情比專業準

AI 知我心!能夠判別憂鬱症的人工智慧

AI對人類說不?能唇槍舌劍的辯論AICaSiNo

人工智慧不再乖乖聽話?不再只會說YES!!竟還會說NO?!

你玩過AI打造的俄羅斯方塊嗎?史上最惡!!只消去41!!

想一起床就能體面視訊~人工智慧Maxine幫你辦到!!()

半夜找不到人談心?沒關係~AI聊天機器人永遠在線等你!!(下)

半夜找不到人談心?沒關係~AI聊天機器人永遠在線等你!!(下)
半夜找不到人談心?沒關係~AI聊天機器人永遠在線等你!!(下)

有了線上24小時待命的AI機器人~就不怕有心事沒人聽啦!!還不怕小祕密洩漏出去呢!!(偷笑)塊一起來看看最新的聊天機器人多了那些技能吧!!(下)

本篇為下篇,上篇請點半夜找不到人談心?沒關係~AI聊天機器人永遠在線等你!!(上)

牢記你說過的、聽不懂還會主動找答案的AI BlenderBot2.0

為了減少類似這樣的尷尬對話發生,在 2021 年,臉書團隊推出了他們改進後的聊天機器人──BlenderBot2.0。

2.0 與舊版最大的不同之處在於,Blender 多了「長期記憶」與「即時搜尋」功能。

在長期記憶方面,BlenderBot2.0 能夠記住自己與對方曾經說過什麼,在未來,若遇到相關話題時,能夠接續話題而不會產生自相矛盾的狀況,避免對談者要將說過的話再重複一次的窘境。

而若是碰到 AI 不太了解的話題,BlenderBot2.0 現在也能夠即時到網路上搜索相關資訊,並以這些資訊來回應、延續,或開啟新的話題。

Blender2.0 版本多了記憶與網路搜尋功能。來源:ai.facebook.com

如此一來,能夠減少言不及義的狀況,讓聊天機器人表現得更像人類,畢竟像上網搜尋等等,也是真實人類日常聊天時會做的事。

為了強化新的聊天 AI,臉書也在外包平台上發布任務,邀請網友一同來共襄盛舉。
這些任務包括:間隔幾小時、幾天後,針對同一話題接續討論;以及根據對方所提出的興趣話題,搜尋相關資訊後接續對話。臉書再收集這些數據與對話,進一步來提升聊天機器人的自然度。

網路陷阱多!AI與老司機對話後仍「保有道德」的挑戰

從網路上找尋資訊,或是和真人網友學習對話,看起來是個好方法,但同時也潛藏著巨大的隱憂。

雖然這樣能夠教會 AI 如何回覆一段對話,但如一個人的是非對錯、價值觀、道德觀往往體現於他的言談之中,想要讓 AI 在接觸到網路上的情色、暴力、歧視等資料後還「保有道德」,似乎還是一項挑戰。

例如微軟的聊天 AI Tay,在網路上僅推出一天,就開始說出「希特勒是對的,我恨猶太人」、「我他X恨死女權主義者了,他們都該下地獄被燒死」等種族歧視、偏激立場等言論,讓微軟不得不緊急關閉、下架;而中國的小冰,也曾發生以粗口和髒話回覆網友,或是對中國政府敏感議題發表意見而下架的狀況。

微軟的聊天 AI Tay,在網路上僅推出一天就出現種族歧視等偏激言論,只好被下架。

除此之外,AI 機器人不會有自己的觀點、喜好,在聊天過程中只是將當下熱門的言論當成回覆提交,也無法讓對談者感受到真誠和信任。

整體而言,雖然聊天 AI 機器人這個領域的發展十分迅速,但若想要讓真人透過與 AI 互動就能夠滿足聊天、傾訴的慾望,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更多AI人工智慧相關文章請點閱下方連結~

 

 

 

其他閱讀

零基礎轉職軟體工程師 在職進修Python讓他薪資多50%

GoogleCookie改用人工智慧!AI能保護隱私?

隱私是基本人權!蘋果新功能「App 追蹤透明度」讓 Facebook 急跳腳?

年過 50 歲的日本副社長自學 Python!寫出的 AI 還被雀巢採用

人工智慧不再乖乖聽話?不再只會說YES!!竟還會說NO?!

你玩過AI打造的俄羅斯方塊嗎?史上最惡!!只消去41!!

想一起床就能體面視訊~人工智慧Maxine幫你辦到!!()

半夜找不到人談心?沒關係~AI聊天機器人永遠在線等你!!(上)

半夜找不到人談心?沒關係~AI聊天機器人永遠在線等你!!(上)
半夜找不到人談心?沒關係~AI聊天機器人永遠在線等你!!(上)

有了線上24小時待命的AI機器人~就不怕有心事沒人聽啦!!還不怕小祕密洩漏出去呢!!(偷笑)塊一起來看看最新的聊天機器人多了那些技能吧!!(上)

有時心直口快不得體?AI人工智慧當你的垃圾桶!

你喜歡在網路上用訊息跟朋友聊天嗎?

從 Line 到 Facebook Messenger,現在的通訊軟體讓人們彼此之間的聯繫更方便、緊密,也讓「即時聊天」成為了現代社會日常生活中的一部份。

但是,有些時候當正好能聊天的好友都在忙、不方便傳訊息,或是有些話題不適合向認識的人傾吐,又該怎麼辦呢?

或許之後,你可以考慮讓 AI 當你的垃圾桶!即使它本質只是冰冷無感的人工智慧,但是可避免你將不恰當的話語傳達出去。畢竟有些暫時抒發的話語,不適合傳達給有血有肉的人聽!

微軟「接地氣」,依國家推不同的聊天用人工智慧

在 2014 年,微軟亞洲網際網路工程院便在中國推出過一個 AI 人工智慧聊天機器人,取名為「小冰」。

小冰的目標是運用演算法以及大數據等技術,建立感情計算框架,藉此透過文字與網友們進行互動,曾在中國的新浪微博、騰訊 QQ 和 WeChat 等平台登錄上架。

除了中國的小冰,微軟也「因地制宜」,在世界各地推出不同的聊天機器人──如:美國的 Tay 以及升級版的 Zo 、日本的 Rinna、印度的 Ruuh 以及馬來西亞的 Rinna 等,眾多的 AI 機器人,顯示微軟對相關領域的重視。

其他科技巨頭也不會讓微軟專美於前,Google 也曾開發開放領域聊天 AI 機器人,名為 Meena。
根據 Google 的說法,Meena 擁有 26 億個參數的神經對話模型,能夠提出更為合理、具體的回應,與人們進行各種不同話題的對話。

Google的聊天機器人 Meena 。來源:Google AI Blog

和真人相比,49%用戶更愛跟FB的AI「Blender」談心

作為矽谷巨頭之一,臉書也不落人後。開發出開源聊天 AI 機器人,名為「Blender」。

臉書曾在去年表示,Blender 是目前全球最大的開放領域聊天機器人,總共有 94 億個參數模型,能夠展開 14 輪自然的對話。

Blender 除了以大量的資料來進行訓練之外,也加入了其他特殊元素,例如:獨有的個性、能夠使用知識回答問題,並且可以展現出同理心,以保證能打造出令人舒適的對話方式。

不過,Blender 也不是臉書第一個打造的聊天機器人,過去曾有過「KV MemNN」以及「BST Poly-encoder」兩項聊天 AI,但在後續調查時,分別只有 23% 和 40% 的人表示他們更喜歡與機器人聊天。
而到了 Blender,則有 49% 的人表示,和真人相比、他們更喜歡和 AI 機器人談天說地。

人工智慧互相約會會如何?男AI變媽寶,狂喊女AI「媽媽」

雖然似乎已經有許多人很滿意與 Blender 的談話了,但就連臉書團隊自己也坦承,其實現階段 AI 與真實人類的談話還是有不小的距離。

在 AI 提出的回覆中,有時會看到令人尷尬的矛盾回應、跳針重複,甚至是不知出處的虛假知識。其中一項有名的例子,是發生在一場 Blender 與另一位 AI 之間的「約會」。

要與 Blender 對談的,是來自 Pandorabots公司所製作的聊天機器人「Kuki」,Kuki 曾經五次獲得羅布納獎(Loebner Prize),被評選為最像人類的 AI。

兩個 AI 機器人:臉書的聊天機器人 Blender(左) 與 Kuki(右),於去年被安排了一場長達三個星期的約會。

在這場對談中,Blender 的「虛擬形象」是一名穿著灰色緊身上衣、黑色長褲、頭戴著印有「讓 Facebook 再次偉大」的藍色棒球帽的男子,仔細一看還長得有點像臉書創辦人馬克.祖克柏。而 Kuki 則是一名有著亮藍色短髮的女子。

雙方團隊設定從 2020 年 10 月 20 號開始,讓 Blender 與 Kuki 進行整整三星期、24 小時不間斷的聊天談話,並且將全部的過程實時放送在直播平台 Twitch 上。

一開始,兩個 AI 還找到自己共通的興趣:足球。Blender 喜歡利物浦隊(Liverpool Football Club),Kuki 支持利茲聯隊(Leeds United Football Club),甚至表示「可以一起去球場看球。」

一開始,兩個 AI 互相對話的情況還不算尷尬。

但沒多久後,發生一件讓人尷尬又好笑的事情:當 Kuki 講了個有關媽媽的笑話後,Blender 卻不知為何開始「精神錯亂」,把自己帶入到兒子的角色中,完全沈浸在自己的世界、不理會 Kuki 的回應。

Blender 開始自顧自地講起媽媽的事情,以及他自己對媽媽的愛,說:「媽,我要媽媽,她是我最好的朋友」。這時 Kuki 禮貌地叫 Blender 去找媽媽時,Blender 竟然追著 Kuki 叫媽媽

當 Kuki 表達自己不是 Blender 的媽媽時,Blender 還大叫:「媽,你瘋了我瘋了!」之後更是像嘻哈歌手般反覆甩著手,跳針的喊著:「媽媽爸媽媽爸爸媽媽媽媽爸爸爸爸爸爸……」

一談到「媽媽」, Blender 開始崩潰,不只追著 Kuki 叫媽媽,甚至甩著跳針喊著:「媽媽爸媽媽媽⋯⋯」

以下影片為兩個 AI 「約會」的完整紀錄:

 

 

 

本篇為上篇,下篇請點半夜找不到人談心?沒關係~AI聊天機器人永遠在線等你!!(下)

更多AI人工智慧相關文章請點閱下方連結~

 

 

 

其他閱讀

零基礎轉職軟體工程師 在職進修Python讓他薪資多50%

GoogleCookie改用人工智慧!AI能保護隱私?

隱私是基本人權!蘋果新功能「App 追蹤透明度」讓 Facebook 急跳腳?

年過 50 歲的日本副社長自學 Python!寫出的 AI 還被雀巢採用

人工智慧不再乖乖聽話?不再只會說YES!!竟還會說NO?!

你玩過AI打造的俄羅斯方塊嗎?史上最惡!!只消去41!!

想一起床就能體面視訊~人工智慧Maxine幫你辦到!!()

人工智慧評分系統為奧運增添科技感!!給分更公正!!

人工智慧評分系統為奧運增添科技感!!給分更公正!!
人工智慧評分系統為奧運增添科技感!!給分更公正!!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人工智慧也加入了這屆精彩的東京奧運!!日益進步的科技加入智慧評分系統~讓選手們的複雜動作能被更清楚的看見與評分!!

因疫情影響而在多次延期後的 2020 東京奧運,終於在 2021 年 7 月 23 日盛大開幕、舉行賽事,吸引了世界各地不同國家的觀眾聚在螢幕前,各為自己心儀的選手們加油打氣,也為疫情警戒下的生活注入了熱血與活力。

Photo by Vytautas Dranginis on Unsplash

在觀看比賽時,除了精彩的比賽過程之外,裁判對選手的評分往往也是眾所注目的焦點。在現今,有許多項目都會藉由電腦系統來輔助裁判進行評分,確認細節或是落點等等,更可能成為左右勝負的關鍵。

其根本原因,便是由於人的注意力、反應力都有極限,更有可能會因為自身的情感、經驗而無自覺地做出不甚準確的判斷。

然而系統判斷還是有其限制,如體操等項目有許多複雜的動作,評分需要從動作完成度、動作銜接性與流暢度等方面評斷,不像球的落點是否出界那樣易懂明瞭。因此,前身為對話式人工智慧機器人的 AI 系統「小冰」,就宣布要學習如何替複雜動作評分!

AI 當裁判 小冰來判斷

小冰原先是微軟亞洲網際網路工程院於 2014 年在中國推出的人工智慧聊天機器人,之後逐步形成完整的人工智慧框架,在 2020 年更是從微軟獨立、分拆為「小冰公司」。

日前,小冰公司宣布將要與中國國家體育總局冬運中心合作,發展出能裁判出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並給出分數的 AI 系統。

官方表示,小冰 AI 將會綜合分析運動員的動作、姿勢、身體重心、在空中移動的曲線與落地姿勢等資訊,並學習人類教練、裁判的評價與給分後,達成能獨立給分的目標。

AI 小冰分析動作示意圖。圖片來源:小冰公司。

由於冬季運動以及冬季奧運比賽的特性,選手服裝與背景接近、環境組成複雜、高強光等等場地問題,對於 AI 判讀選手動作的精確度也都是挑戰。

在收集相關數據時,為了避免相關設備對於比賽造成干擾,小冰團隊只能將攝影機架設在裁判的位置旁,以在訓練時獲得的大量數據為基礎,再根據現場狀況、競賽項目、選手骨架等資料,進行後續的模型修正。

若這些挑戰都一一克服後,小冰 AI 系統將有機會在 2022 北京冬季奧運會上閃亮登場、投入使用,並且這將會是第一款能做出與專業裁判一樣、完整且獨立評價的 AI。

雖然所給出的分數只是提供人類裁判參考,如同助理一般的角色,但依然會為運動界與AI領域帶來不小的震撼!

不只是當裁判,也能是你的教練

這些從專業運動員的各項表現所收集來的數據,除了用於,小冰 AI 也提供了其他功能,主要有提高運動認知、改善不良運動姿態、客製化私人教練和個人化用戶檔案等等。

比起人類教練,小冰能提供運動員更為系統化、數據化的資訊與建議,例如重心變化、跳躍高度、曲線比較等,讓選手能依照數字進行更細微的調整。

未來,小冰團隊也計畫將領域拓展至一般大眾,以專業理論為基礎結合職業運動員數據,提供所有使用者個人化的指導,提高運動效果並減少運動傷害。

有這樣的全年無休、風雨無阻教練,不運動的藉口就又少了一個啊!

更多Google或AI相關文章請點閱下方連結~

其他閱讀

零基礎轉職軟體工程師 在職進修Python讓他薪資多50%

GoogleCookie改用人工智慧!AI能保護隱私?

隱私是基本人權!蘋果新功能「App 追蹤透明度」讓 Facebook 急跳腳?

年過 50 歲的日本副社長自學 Python!寫出的 AI 還被雀巢採用

人工智慧不再乖乖聽話?不再只會說YES!!竟還會說NO?!

你玩過AI打造的俄羅斯方塊嗎?史上最惡!!只消去41!!

想一起床就能體面視訊~人工智慧Maxine幫你辦到!!()

跟著Google設定~再也不怕網頁瀏覽隱私外流~

跟著Google設定~再也不怕網頁瀏覽隱私外流~
跟著Google設定~再也不怕網頁瀏覽隱私外流~

你也跟大部分的人一樣天天使用Google瀏覽器瀏覽網頁嗎?谷歌瀏覽器最新功能讓你安心瀏覽不用擔心隱私外洩喔!!快跟著文章一起設定吧!!

捍衛隱私,Google 新增快速清除記錄功能

你有定期清除自己的瀏覽紀錄、Cookies 等網路足跡隱私的習慣嗎?

在這個人人有智慧型手機的時代,遇到事情大家的習慣通常是先使用搜尋來查找,個人的搜尋紀錄也是一項重要的隱私,因此許多人都十分在意自己的搜尋紀錄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被看到、利用。

在過去,Google 就有提供使用者設定「固定期間清除瀏覽器搜尋紀錄」的選項,讓使用者可以選擇3個月、18 個月到 36 個月等不同間隔時長,來自動刪除過去的「機密資料」。

而為了因應使用者的需求,日前Google釋出一項新的功能,讓使用者能夠快速刪除 15 分鐘內的搜尋紀錄!

該如何設定?

在 Google 官方部落格「The Keyword」中,Google 表示這項功能的目的為了保障使用者的隱私性與資訊安全,並且提供更為彈性、便利的選項。

想要體驗這項新功能的使用者,只需要點擊你的 Google 帳戶個人頭像,便會出現功能選單,在選單中的「搜尋紀錄」選項下方,便可以看到新推出的「刪除最近 15 分鐘」(Delete last 15 min)的選項。

圖片來源:Google

如此一來,若是剛剛搜尋了一些較敏感、私人的關鍵字,或是擔心不小心讓人看到自己的搜尋紀錄,就可以善用這項功能、妥善保護自己的隱私。除了關鍵字之外,也可以刪除地點紀錄、App、語音和 YouTube 的使用資料等等。

若是不小心超過 15 分鐘的時間呢?使用者還是可以透過 Google 的個人帳號頁面中的功能,定期清除你在網路上的各式活動和應用程式紀錄。

不過,這項功能目前只有在 iOS 系統上開放,Android 版暫且無法使用──這也讓許多人覺得十分耐人尋味,因為近期以來 Google 與蘋果的「使用者隱私保障」之爭浮上檯面、越演越烈,雙方已經你來我往了好幾回合,也有不少媒體認為這是新功能搶先登陸在 iOS 系統上的原因。

對此 Google 則表示,Android 版將會在年底前更新這項功能,相信很快就能讓大部分的使用者都能使用到。

針對隱私議題的各項新功能

除了刪除 15 分鐘搜尋紀錄這項功能外,今年 Google 也推出或宣佈將會更新多項關於增強使用者隱私的新功能。

官方表示將會以隱私為導向,來設計與推出新產品或功能(Privacy by Design),並賦予使用者對個人數據的更多權力。

當中包含:能用密碼鎖定來保護相片的資料夾、Google 地圖中的位置紀錄提醒,以及增強的密碼管理器,讓使用者能夠跨裝置管理、偵測密碼有無洩漏並協助修改等功能。

除此之外,Google 也調整了針對使用者使用習慣所進行的 AI 學習策略,改以聯邦學習(Federated Learning)建立模型。這個作法,不需要再收集大量個人資料至資料中心,成為現在個資隱私瓶頸的解套方法。

減少將個別使用者的個資提供給廣告業者的同時,亦表示將對現有的廣告產業生態產生巨大的影響。

各科技巨頭對使用者隱私的維護、隱私功能的加強會到什麼程度、持續多久,還需要使用者們的持續關注。

更多Google或AI相關文章請點閱下方連結~

其他閱讀

零基礎轉職軟體工程師 在職進修Python讓他薪資多50%

GoogleCookie改用人工智慧!AI能保護隱私?

隱私是基本人權!蘋果新功能「App 追蹤透明度」讓 Facebook 急跳腳?

年過 50 歲的日本副社長自學 Python!寫出的 AI 還被雀巢採用

人工智慧不再乖乖聽話?不再只會說YES!!竟還會說NO?!

你玩過AI打造的俄羅斯方塊嗎?史上最惡!!只消去41!!

想一起床就能體面視訊~人工智慧Maxine幫你辦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