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慧也在烏俄戰爭中助烏克蘭一臂之力?!

人工智慧也在烏俄戰爭中助烏克蘭一臂之力?!
人工智慧也在烏俄戰爭中助烏克蘭一臂之力?!

人工智慧也能在戰爭中助一臂之力?這一臂之力不是攻擊對方~而是幫助自家罹難者辨識面孔!關心時事的你跟著我們往下看吧!!

成功協助烏克蘭政府識別罹難者的臉部辨識系統

2022 年 3 月,人工智慧公司 Clearview 宣布將提供自家的 AI 臉部辨識系統給烏克蘭國防部,協助烏克蘭政府從全國的戰爭殘骸中,準確辨識出罹難者與生還者。

舉例來說,BBC 記者在烏克蘭東部的戰爭中拍攝到一具擁有頭部外傷、左肩紋身,卻幾近赤裸且無任何身分證明的男性遺骸,由於烏克蘭當局無法就遺骸本身判定其身份,因此決定採用人工智慧技術進行臉部辨識,後來成功確認該名男子的真實身份。

然而,對烏俄戰爭做出了正面貢獻的人工智慧公司 Clearview,長久以來卻爭議不斷。 

備受爭議的人工智慧公司 Clearview

Clearview 可能是世界上最著名、最具爭議的臉部辨識系統了,這項 AI 技術透過 Facebook 和 Twitter 等社群平台上搜集了數十億張照片學習,以此為基礎創造了一個龐大的「臉部辨識」數據庫。

Clearview 的執行長兼創辦人 Hoan Ton-That 表示:「這個臉部辨識數據庫有點像 Google,但不是在搜尋欄位輸入詞彙或句子,而是輸入一張人臉照片,就像『臉部辨識搜尋引擎』一樣。」

一直以來,Clearview 面臨了許多法律挑戰。Facebook、Youtube、Google 和 Twitter 已經向 Clearview 寄送了終止警告信,要求 Clearview 必須停止使用這些平台上的圖片。英國資訊專員辦公室(ICO)則因為 Clearview 未經告知就使用他人的照片,已經對它們處以罰款。然而烏克蘭政府公開於戰爭中使用 Clearview 的服務,再次引發人們質疑並議論這種備受爭議的人工智慧應用與技術。

臉部辨識功能的其他應用

雖然存在爭議,但美國的執法部門早已廣泛使用 Clearview,Ton-That 表示,烏俄戰爭前其實就已經有 3,200 個政府機構曾經試用甚至購買了人工智慧臉部辨識技術。而在烏俄戰爭開打後,看到了戰爭、戰亂的影像紀錄之後,Ton-That 認為,這項技術將能在戰場發揮作用,所以才有了文章開頭的那個情境,這項技術也因此受到烏克蘭政府的重用。

不過,使用臉部辨識技術來識別罹難者,其實並不是什麼新鮮事,Clearview 也並非唯一擁有這項人工智慧技術的公司。2019 年,一家位於荷蘭,專門從事事實查核和開源情報的調查性新聞組織 Bellingcat 就曾使用臉部辨識技術,來識別出一名俄羅斯男性私人僱傭兵,該名僱傭兵在敘利亞拍攝了一段以酷刑折磨囚犯並將其殘忍殺害的影片,在影片公諸於世後引發譁然。

由此可知,這並非臉部辨識技術參與的第一場戰爭,然而,這項技術在烏克蘭的應用範圍無疑比以往的任何一次還要更廣泛。

Bellingcat 的研究主管 Aric Toler 更表示,另一個臉部辨識平台 FindClone 對辨識陣亡的俄羅斯士兵特別有幫助,即使是找出沒有社群帳號的人也不是問題。FindClone 甚至可以交叉比對同個區域裡親朋好友帳號發出的照片,找到這些沒有使用社群平台的人。這意味著只要有臉部辨識系統的人工智慧技術,即使是在不曾註冊任何網路身份的軍事安全人員,仍然可能被這項技術準確追蹤。

臉部辨識系統的風險和隱憂

然而,有反對者指出臉部辨識系統的隱憂——尤其在戰爭期間,任何一個錯誤的辨識結果,都可能帶來潛在的災難。

Clearview 已經證實 Clearview 的臉部辨識技術不僅只是用來辨識罹難者,甚至還用來在烏克蘭的哨站辨識敵軍。一封來自烏克蘭不具名官員的電子郵件中甚至表示,已經使用這項技術來執行超過一千次臉部辨識任務,這樣的結果讓許多相關專家感到擔憂,位於美國的安全和監視行業研究小組 IPVM 也是其中之一。

IPVM 的臉部辨識系統專家 Conor Healy 擔心,烏克蘭政府不僅會將臉部辨識系統用於烏俄戰爭,甚至在戰後仍會持續使用這項技術。隱私問題仍是臉部辨識技術的最大隱憂。

推薦閱讀:AI 增添步槍精準度,以色列戰隊藉助人工智慧取勝

 

 

 

 

更多人工智慧或程式語言相關文章請點閱下方連結

 

 

 

其他閱讀

富比世企業技術專欄:2022 年的人工智慧七大突破

不只是自駕!特斯拉自研發高效能AI晶片D1,運算每秒262兆次

自動駕駛巨頭相互 diss?Waymo 槓上特斯拉,嗆「不是對手」

曾預言AI自駕、鐵達尼沉沒…特斯拉也以他命名,天才工程師竟被愛迪生迫害

2022最佳職場NVIDIA蟬聯第一!!Meta元宇宙呢?

義大利廠Brembo幫你實現人工智慧自動煞車的夢想(上)

Spotify研發人工智慧技術抓住客戶!穩坐串流音樂龍頭!

走在科技尖端的元宇宙時裝周竟也完美重蹈了20年前的覆轍?!

走在科技尖端的元宇宙時裝周竟也完美重蹈了20年前的覆轍?!
走在科技尖端的元宇宙時裝周竟也完美重蹈了20年前的覆轍?!

你參加了近日最火紅的元宇宙時裝周嗎?想像中光鮮亮麗的時裝周出現在虛擬世界中~沒有身分的限制超級吸引人~但結果卻不如想像~怎麼說呢?

由虛擬實境平台 Decentraland 所舉辦的「元宇宙時裝週」(Metaverse Fashion Week,簡稱MVFW),不久前正式落幕。

這場盛會吸引了包括 Forever 21、Tommy Hilfiger、雅詩蘭黛等 60 多家國際品牌參與,以及來自世界各地的元宇宙用戶。

元宇宙時裝周參與盛況

傳統形式的時裝週,通常只有特定的時尚人士才有資格進入秀場觀賞;MVFW 打破這項限制,免費開放元宇宙中的所有用戶參加。

任何人用虛擬形象進入元宇宙秀場,都能觀賞頂尖設計師的最新作品,甚至只要綁定錢包,你也可以輕易獲得品牌推出的虛擬或實體服飾。

舉例來說,快時尚品牌 Forever 21 不僅開設了虛擬商店,還出售專屬的 NFT,聲勢浩大;唯一的美妝品牌雅詩蘭黛,免費贈送一萬份小棕瓶 NFT,為使用者的虛擬角色增添臉部發光的效果;鐘錶品牌 Bulova 推出了經典錶款的可穿戴虛擬版本;來自中國的獨立設計師讓秀場設計看起來充滿中國風的古色古香;服裝秀之後的元宇宙演唱會,則為參與時裝週的人們帶來最後的高潮。

時尚周上 Forever 21 的展示畫面|aboutmetaverse

從各品牌的 NFT 及實體商品的搶手程度和現場熱火朝天的人群密度看來,這一場元宇宙的虛擬時尚盛宴,可以說是非常成功。

叫好不叫座?新興技術的行銷瓶頸

事實上,早在 20 年前的虛擬遊戲《第二人生》中,品牌爭奇鬥豔的推廣盛況就已展開,然而由於遊戲性質,導致品牌推廣效益比預想中還要低落,最終使這場品牌展示秀黯然落幕。

MVFM 實際上仍存在明顯技術缺陷,以容易故障的用戶體驗為例,由於伺服器限制,一旦人數瀕臨滿載,許多數位展演、視覺體驗、聽覺體驗都會受到大幅延遲甚至壞軌,嚴重破壞用戶體驗。而時裝週最重要的服裝作品,更因為 3D 設計功能過度侷限簡化,導致無法展現複雜細膩的圖像和紋理。

MVFM 首次開辦就成功,大都是因為搭上元宇宙的列車。若未來無法突破技術的限制、創造新的驚喜,以致虛實無法成功整合,恐怕都要步上 20 年前《第二人生》中眾品牌失敗的後塵。

推薦閱讀:元宇宙也吃得到大麥克!麥當勞申請「McMetaverse」等10項虛擬餐廳商標

 

 

 

更多元宇宙或人工智慧相關文章請點閱下方連結

 

 

 

其他閱讀

富比世企業技術專欄:2022 年的人工智慧七大突破

不只是自駕!特斯拉自研發高效能AI晶片D1,運算每秒262兆次

自動駕駛巨頭相互 diss?Waymo 槓上特斯拉,嗆「不是對手」

曾預言AI自駕、鐵達尼沉沒…特斯拉也以他命名,天才工程師竟被愛迪生迫害

2022最佳職場NVIDIA蟬聯第一!!Meta元宇宙呢?

義大利廠Brembo幫你實現人工智慧自動煞車的夢想(上)

Spotify研發人工智慧技術抓住客戶!穩坐串流音樂龍頭!

Google採取了法律行動!!YouTube觀眾要哭哭了?!

Google採取了法律行動!!YouTube觀眾要哭哭了?!
Google採取了法律行動!!YouTube觀眾要哭哭了?!

Google要對誰採取法律行動?!能攔截YouTube廣到的第三方播放器YouTube Vanced這次惹怒Google啦!!一起來看看是怎麼回事吧!!

悲報!能跳過 Youtube 廣告的第三方播放器 App 「YouTube Vanced」,其官方社群帳號宣布將終止 YouTube Vanced 的開發工作,官方下載連結也被迫下架。

據開發團隊表示,因為收到了來自 Google 經由法律程序提出的要求,「雖然知道使用者並不樂見這個消息,但我們還是會作出相應的行動」,最後也感謝使用者多年來的支持。

YouTube Vanced 功能幾可媲美需付費的 YouTube Premium

雖然 Google 近年來積極推廣零廣告且可使用背景播放功能的 Youtube Premium 付費訂閱服務,然而,部分習慣了昔日 Youtube 免費服務的用戶還是會尋找免費的第三方 App 來使用。

至於什麼是「YouTube Vanced」呢?這是一款適用於 Android 系統的 Youtube 第三方應用程式,由於可以免費安裝,在觀看 Youtube 影片時還可無痛跳過廣告,功能幾乎可以媲美 Youtube Premium,甚至開發了其他客製化功能,是頗受好評的免費影片神器。

Google 大刀闊斧採取法律行動,除了廣告因素還有資安疑慮問題

Google 日前已正式對 YouTube Vanced 寄出具有法律效力的停止信(Cease and desist letter),要求 YouTube Vanced 刪除其 App 中所有引用 Youtube 平台內容、Logo、連結的行為,這個要求等於閹割了 YouTube Vanced 的功能,使其無法再維持完整的服務。除了 YouTube Vanced 之外,Google 去年也曾要求 2 個能夠阻擋 Youtube 廣告的 Discord 音樂機器人 Rythm 和 Groovy 停止服務。

Youtube 廣告是 Google 的一大收入來源,第三方服務阻擋廣告的作法多少阻撓了 Google 的財路。另一方面,免費的第三方工具雖然俗擱大碗,但透過並非官方平台的載點下載應用程式,將會提高使用者的資安風險,這並非是 Google 與使用者樂見的。Google 呼籲使用者應​​盡可能使用官方訂閱服務,以保障使用者的權益與隱私。

更多Google或程式語言相關文章請點閱下方連結

其他閱讀

FLoC取代Cookie爆4大爭議,Google提出新解「主題取代群組」

「恐怕會助長歧視」WordPress 與多家瀏覽器對 Google FLoC 喊停!

Google 為保護隱私,棄 Cookie 卻改用人工智慧?

Google 不忍了!祭出法律手段,迫使 YouTube Vanced 中止開發

2022最佳職場NVIDIA蟬聯第一!!Meta元宇宙呢?

義大利廠Brembo幫你實現人工智慧自動煞車的夢想(上)

Spotify研發人工智慧技術抓住客戶!穩坐串流音樂龍頭!

2022人工智慧技術七大突破讓你瞠目結舌!!

2022人工智慧技術七大突破讓你瞠目結舌!!
2022人工智慧技術七大突破讓你瞠目結舌!!

人工智慧不所不在的世代裡還有哪些面向是年度裡可以突破的呢?一起來看看你猜想的有沒有在榜上吧!!

擅長書寫人工智慧、大數據、區塊鏈、物聯網等新興技術的國際暢銷書作家貝爾納·馬爾(Bernard Marr)投稿至美國知名商業雜誌《富比世》(Forbes)企業技術專欄的其中一篇文章值得我們關注。

根據 Google 首席執行長桑達爾·皮查伊(Sundar Pichai)的說法,AI 人工智慧對於人類的未來發展影響將更甚於明火或電力——依據人工智慧目前對醫療、航太和因應氣候問題的貢獻,顯然人工智慧具有令人期待的潛力。

貝爾納認為人工智慧應用勢不可擋,在 2022 年時,相關技術將會有嶄新的發展和突破,以下是他列出的七項人工智慧發展關鍵領域:

一、如虎添翼的勞動力

有一派人總是擔憂機器人將取代並淘汰人類勞工,但若是人工智慧技術可以幫助我們將工作做得又快又好呢?

隨著科技進步,各種人工智慧相關工具已經是許多人不可或缺的好幫手了。舉例來說,在行銷方面,AI 工具可以幫助行銷人更快辨識出潛在客戶與其價值;在工程方面,AI 模型能有效預測並維護機器或系統運行;以法律等知識相關行業來說,AI 工具可以更有效地協助檢索特定資訊,免去搜索海量資料的繁瑣。

由此可見,人工智慧工具可以幫助人們更有效率地完成工作,至 2022 年,我們將會發現這已經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

二、更大、更好的語言模型

Open AI 在 2020 年發表了語言模型 GPT-3,由大約 1,750 億條參數組成,這是有史以來最先進也最龐大的語言模型,而 Open AI 正在開發的繼任者 GPT-4,據稱擁有高達 100 萬億個參數,相當於 GPT-3 的 500 倍。

理論上,GPT-4 的參數條目更接近人類大腦所擁有的神經元數量,未來的語言模型將更有機會讓人工智慧系統和人類自然對話,甚至有可能創造新的語言。

三、利用人工智慧來強化網路安全

世界經濟論壇在 2021 年時發表一個論點:網路犯罪對於現代社會,可能比恐怖主義更危險。

隨著機器滲入人們的日常,駭客攻擊和網路犯罪不可避免地成為一大問題,因為每一台連網設備,都有可能是駭客入侵的節點。隨著連網設備複雜化,偵測並保護脆弱的節點就變得更加困難。不過,透過人工智慧分析網路流量並學習識別惡意的程式碼,將有效保護人們免於遭受網路攻擊。我們將有機會在 2022 年時,看到人工智慧技術在網路安全領域的關鍵應用。

四、人工智慧在元宇宙的貢獻

元宇宙是一個以數字構成的虛擬世界,使用者可以在這個世界裡與其他人一起工作、交流和娛樂,就像網際網路一樣,不過元宇宙更強調使用者能創造「身歷其境」的體驗。自從馬克祖克柏公開表示將進軍元宇宙並把 Facebook 更名為 Meta 開始,元宇宙即成熱門話題。

AR/VR示意圖

人工智慧無疑是成就元宇宙的關鍵。它能創造更符合使用者使用情境的虛擬場景,讓人們更能習慣於虛擬世界的生活,甚至習慣於和人工智慧共同工作,甚至一同娛樂。

五、No Code / Low Code 的人工智慧應用

許多企業採用人工智慧工具卻效率有限,很大一個原因是缺乏專業的人工智慧工程師,而 No code / Low code 解決方案將有效克服這個問題。

No code / Low code 解決方案旨在提供簡潔易懂的介面和操作方式,來取代原本複雜的流程,比如透過自然語言處理(NLP)和語言模型等技術,讓人們能使用簡單的語音或書面指令來控制繁雜的人工智慧系統。

六、自駕車

人工智慧是自駕車、船和飛機的「大腦」,這些擁有自駕系統的交通工具將在未來十年徹底改變人類的交通和旅行方式。

Tesla 特斯拉示意圖

自駕車龍頭——特斯拉表示,到 2022 年,自駕車將擁有更穩定完備的自動駕駛能力,其競爭對手如 Google 旗下的 Waymo、蘋果、通用汽車和福特也將於 2022 年宣布他們的重大進展。由 IBM 和 ProMare 合作設計的自駕船也有望啟航。

七、創作藝術作品

2022 年,隨著 GPT-4 和其他新模型的問世,我們將更能期待人工智慧機器人創作出更精細、更「自然」的作品,例如撰寫文章並下標甚至設計 Logo。

創造力被視為相當「人性化」的技能,當機器人也能創作藝術作品,意味著人工智慧的思維,將更加接近人類而非冰冷的機器。

更多人工智慧相關文章請點閱下方連結

其他閱讀

FLoC取代Cookie爆4大爭議,Google提出新解「主題取代群組」

「恐怕會助長歧視」WordPress 與多家瀏覽器對 Google FLoC 喊停!

Google 為保護隱私,棄 Cookie 卻改用人工智慧?

Google 不忍了!祭出法律手段,迫使 YouTube Vanced 中止開發

2022最佳職場NVIDIA蟬聯第一!!Meta元宇宙呢?

義大利廠Brembo幫你實現人工智慧自動煞車的夢想(上)

Spotify研發人工智慧技術抓住客戶!穩坐串流音樂龍頭!

Python和Java到底是做什麼用的?需要通通都學嗎?

Python和Java到底是做什麼用的?需要通通都學嗎?
Python和Java到底是做什麼用的?需要通通都學嗎?

時下最夯的程式語言Python和Java把你搞得不清不楚的嗎?今天要來帶大家一起比較一下其中的差異~大家再依自己需要作選擇喔!!

Python 和 Java 是兩種現今熱門、卻又不同的程式語言。對現在的科技業來說,兩者都是十分有用工具,且瀏覽各大求職網站,Java 工程師近十年來一直是科技業赤手可熱的職缺。而新興的 Python 語言,職場上對於會 Python 語言的工程師的需求也越來越高。若現在你想轉職工程師,卻又不知學哪種程式語言的話,可以參考本篇文章。

動態類型 vs. 靜態類型

Java 和 Python 最大的區別之一,就是兩種語言處理變數的方式。Java 強迫你在第一次聲明變數時,就必須要定義它的類型,且不可再修改,這就是「靜態類型」。而 Python 不需要在一開始就聲明變數的類型,且後續可以改變一個變數的類型,例如可以把整數變數替換為字符串(string)。

Python語法中一切皆為物件

在 Python 中,無論是數值(整數、浮點型)、字符串、字典、元組對象、還是他們所對應的類型,以及函數、模塊等,都是物件,他們的祖先是PyObject。而 Java 中的函數,基本數據類型等都不算物件。

括號和縮排

Python 與眾多程式語言的不同之處,在於它使用縮排區分程式區塊(block)。而 Java 與其他大部分的程式語言都是使用大括號定義函數和類定義的開頭和結尾。使用縮排的好處在於程是碼會比較易讀,且不會有缺括號導致錯誤的可能。

軟體可移植性

Java 的可移植性 (可攜性) 更強,可以用於開發平台獨立的應用。這是 Java 相較於 Python 的優勢之一,任何可以運用 Java 虛擬機器 (JVM) 的電腦或者行動裝置都可執行 Java 的應用。相較於 Java,執行 Python 的程式就比較麻煩,都需要一個編譯器來將 Python 代碼轉化為你的作業系統可理解的代碼。因為大部分的設備有安裝了 Java 虛擬機器 (JVM) ,所以 Java 工程師可以自信的說他們的開發出來的 Java 應用,幾乎對所有的用戶都可用。

Python 的 GIL

Python 的 GIL (全局解釋器鎖) 一直被不少開發者所詬病。Python 的多執行緒在多 CPU 條件下,並不能一併運行,而必須要在每個執行緒運行時,先需要獲得解釋器的訪問權限,才可以運行。在一個執行緒運行時,其他的執行緒只能處於等待的過程。不過這方面的問題可使用多工處理機制來彌補。而 Java 支援真正的多執行緒,控制資源的的共享很到位。

應用領域

Java 主要用於商業邏輯強的領域,如電子商城系統、金融、保險等傳統資料庫事務領域,通過類似 ssh 框架事務代碼,對商業資料庫,如 Oracle、DB2、SQL 伺服器等支援較到位。Python 主要用於大數據分析、金融分析、信息分析、圖像演算法、數學計算、統計分析、算法建模、伺服器運算、自動化操作、開發速度快,適合需要快速靈活開發的產業。

哪一個更好上手?

一開始也許是 Python 較好上手。因為 Python 的語法設計很直覺,讓新手們可以快速上手、寫各種應用程式。但是入門簡單,並不代表會一直簡單下去。要學會巧妙運用 Python,還需要學習各種 Python 的函式庫。Python 的強大在於函式庫,因為 Python 的函式庫可以用 Python、C 語言、C++等程式語言設計,再提供給 Python 使用,所以無論是 GPU 運行、神經網絡、智能算法、數據分析、圖像處理、科學計算等,各式各樣的函式庫都在等著你來學習。而 Java 就沒有那麼多函式庫,無論是入門還是進階,學習的難易度相較於 Python 都較平均。

更多關於Python或人工智慧或其他程式語言相關文章請點閱下方連結

其他閱讀

RWD 和 AWD 的差異與優缺點

前端工程師一定得選擇RWD嗎?AWD要怎麼做才能無痛SEO?

秀程式設計也能交女友!工程師專屬交友App:VSinder

Nature:語言天才比數學高手更適合學 Python!別在嘴文科生、女性不能寫程式了

2022最佳職場NVIDIA蟬聯第一!!Meta元宇宙呢?

義大利廠Brembo幫你實現人工智慧自動煞車的夢想(上)

Spotify研發人工智慧技術抓住客戶!穩坐串流音樂龍頭!

有了元宇宙痛覺模擬器就能版分之百模擬痛覺?!

有了元宇宙痛覺模擬器就能版分之百模擬痛覺?!
有了元宇宙痛覺模擬器就能版分之百模擬痛覺?!

你聽過在虛擬的元宇宙裡也能體驗到觸覺和痛覺嗎?日本的最新發明最近推出了能讓你感受到痛覺的產品喔~好奇的話快往下看吧!!

看過電影《駭客任務》、《一級玩家》的讀者應該都有印象,電影中的主角們只要在虛擬世界中受傷或死亡,現實肉體也會跟著受創。雖然目前的科技已經慢慢打造出元宇宙的雛型以及相關應用,但是還不能完全做到像電影一般真實。不過日本一家新創,日前推出了一項讓用戶在元宇宙中也能感受到「痛覺」的產品。

元宇宙受傷,現實世界也會痛?

日本新創公司 H2L 發明了一種腕帶,讓用戶在虛擬世界中四處走動時,也能感受到疼痛和物體重量等感覺。這項產品可檢測人體肌肉彎曲,讓用戶在虛擬世界中的角色模仿身體運動,並透過電流刺激佩戴者,讓用戶能夠感受物體的存在和重量,甚至能感覺到皮膚被捏住或被鳥啄皮膚。

公司的聯合創始人兼執行長 Emi Tamaki 認為,痛苦的體驗能將虛擬世界轉變為真實的環境,並增加臨場感和沈浸感。

Emi Tamaki 在十幾歲的時候因為心臟病而有過一次瀕死體驗。這樣的經驗讓她產生了一個想法:如果可以複製物理上的體驗並將其與電腦聯繫起來呢?

身為一名專注於觸覺技術的研究員,Tamaki 希望到 2029 年能「將人類從身體、時間和空間等限制中完全解放出來。」

不過,Tamaki 也相信,這項技術將來能讓世上所有像她這樣患有慢性疾病的人都能夠隨時隨地自由旅行。

推薦閱讀:「超能力」具現化?臉書推手腕 AR 感測器 讓你隔空操縱介面

祖克柏開發觸覺手套,在元宇宙也能玩疊疊樂

其實 Tamaki 並不是唯一一個想讓人們在虛擬世界中感受事物的人,祖克柏也在研究觸覺手套

藉由手套可以確定人的手在虛擬場景中的位置,以及如何與虛擬物體接觸。然後手套會模擬壓力、紋理和振動等感覺,以在虛擬現實中重現物體的感覺。這些技術的概念就是讓用戶能更加沉浸在虛擬現實中。透過觸覺手套,用戶也可以在虛擬世界 metaverse 中直接進行擲骰子、玩積木和國際象棋、握手和碰拳等動作。

去年 Meta 開啟了元宇宙的序章,並宣佈人類將很快生活在元宇宙中。雖然這對於一般人來說,聽起來相當科幻又具有未來感,但我們其實早就已經生活在一個數位生態系統中了。現在的我們透過小小的螢幕,24 小時全年無休都可以收到各種訊息和新聞。未來在元宇宙的世界中來去自如,對人類的影響是什麼,只有時間能證明一切。

推薦閱讀:AI 是否毀滅人除了聽覺視覺,人工智慧也有觸覺了!祖克柏推ReSkin進軍元宇宙


本文轉載自科技報橘(原標題:日本新創推元宇宙痛覺模擬器,不只有感覺,連痛覺都完美複製!,僅反映專家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站立場。首圖為示意圖,與本文無關,來源:Unsplash

責任編輯/Steve

更多元宇宙或人工智慧相關文章請點閱下方連結

其他閱讀

【機器學習懶人包】 10種演算法圖解-從監督式到非監督式學習

AI 人工智慧、ML 機器學習、深度學習、Python 是什麼? 看這一篇就對了!

元宇宙也吃得到大麥克!麥當勞申請「McMetaverse」等10項虛擬餐廳商標

「超能力」具現化?臉書推手腕 AR 感測器 讓你隔空操縱介面

人工智慧科技氾濫?!AI真的有必要和軍武結合嗎?

人工智慧已能成功控制核融合反應?!關鍵就在這兒~

我的腿呢?在Meta世界裡沒有下半身的原因原來是這樣~

人工智慧也能幫你投資找股~成為你的專業操盤手!!

人工智慧也能幫你投資找股~成為你的專業操盤手!!
人工智慧也能幫你投資找股~成為你的專業操盤手!!

人工智慧這次要來幫你投資賺大錢啦!!還沒試過AI操盤手的你線看看今天精心準備的文章吧!!預祝投資賺大錢喔~

隨著科技的進步,人工智慧能做到的事情也變得越來越多。只要擁有足夠的數據,透過機器學習和演算法,AI 就能夠在短時間內做到許多事情。近年來,許多投資公司也藉由 AI 來建議投資人最適合的投資組合或是直接作為「AI 操盤手」。

DeepMind 前員工打造專為投資的人工智慧

根據外媒《CNBC》報導指出,三名 DeepMind 的前員工正在訓練一台機器,希望能透過 AI 在股票以及加密貨幣上漲之前,就能搶先發現這些潛力股

這三名員工 Martin Schmid、Rudolf Kadlec 和 Matej Moravcik 都曾在 IBM 工作,並於 2017 年開發了一款名為 DeepStack 的人工智慧 ,成為第一個能夠在無限注德州撲克中擊敗職業玩家的人工智慧。

而他們想將其中的部分概念應用於金融市場,於是他們離開了Alphabet 旗下的人工智慧實驗室 DeepMind,隨後成立了 EquiLibre Technologies。

人工智慧不打牌改操盤

雖然他們不是第一個嘗試用 AI 人工智慧 找到股市必勝法則的人,但他們採取的方法與競爭對手略有不同。傳統的選股人工智慧會根據歷史趨勢「猜測」市場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但 Equilibre 團隊以極其複雜的演算法而聞名,因此無需大量資訊也可成功解決問題。

他們將博弈理論與人工直覺相結合,以獲得優於其他基於電腦或人工交易的操作優勢。Schmid 表示,與其讓人工智慧玩撲克,不如讓它玩算法交易(algorithmic trading)。他也補充說明,公司也正在對於加密貨幣進行研究和開發。

他們使用一種稱為強化學習(Reinforcement learning)的技術來訓練人工智慧系統來買賣股票並獲利。Schmid 表示,他並不擔心監管機構會限制這項技術,因為其他公司也早已經在做類似的事情。「我們只想做比現有演算法更好的演算法。」

EquiLibre Technologies 目前已經獲得了許多投資者的資助,Schmid 表示,公司目前已經籌集了捷克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種子輪融資,但拒絕透露確切數字。


本文轉載自科技報橘(原標題:DeepMind 員工為打造「AI 操盤手」齊出走!目標讓 AI 能找出潛力飆股、加密貨幣),僅反映專家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站立場。首圖為示意圖,與本文無關,來源:Unsplash

更多人工智慧或元宇宙相關文章請點閱下方連結

其他閱讀

【機器學習懶人包】 10種演算法圖解-從監督式到非監督式學習

AI 人工智慧、ML 機器學習、深度學習、Python 是什麼? 看這一篇就對了!

元宇宙也吃得到大麥克!麥當勞申請「McMetaverse」等10項虛擬餐廳商標

「超能力」具現化?臉書推手腕 AR 感測器 讓你隔空操縱介面

人工智慧科技氾濫?!AI真的有必要和軍武結合嗎?

人工智慧已能成功控制核融合反應?!關鍵就在這兒~

我的腿呢?在Meta世界裡沒有下半身的原因原來是這樣~

AI機器人被裁員!!從此不用再擔心人工智慧跟你搶工作?!

AI機器人被裁員!!從此不用再擔心人工智慧跟你搶工作?!
AI機器人被裁員!!從此不用再擔心人工智慧跟你搶工作?!

人工智慧機器人崛起的時代,許多人擔心自己未來會被AI取代~但日本的機器人飯店卻一口氣裁掉一半的機器人員工~到底是怎麼回事?

人工智慧服務較佳?日觀光旅館AI飽受客訴

豪斯登堡機器人飯店的AI女服務員

據 2019 年一月華爾街日報的報導,日本知名飯店「豪斯登堡機器人飯店 (Henn-na Hotel)」有近半數的「員工」被炒魷魚。有趣的是,這些員工都是 AI 機器人

根據華爾街日報報導:一名旅客反應他在豪斯登堡飯店的一夜並沒睡好。因為每隔幾小時,房間裡的洋娃娃機器人「Churi」就會問說:「對不起,我沒聽明白。您可以重復一遍您的請求嗎?」。原來,旅客睡覺時的鼾聲觸發了 Churi 的反應,他也不知該如何關掉機器人。

同款機器人也因類似的緣故,惹火了另一位客人。他決定打電話客訴「 Churi 」,卻發現房間裡根本沒有電話。因為飯店本身就將 Churi 設定成助手,需要應付旅客所有的要求。最後,旅客只好用自己的手機給打電話跟飯店投訴。

「兩年就淘汰⋯⋯」省人事成本雇AI 卻適得其反

豪斯登堡機器人飯店 (Henn-na Hotel)」是一家以 「AI 機器人服務」為噱頭的實驗性旅館,設立於 2015 年。從訂房、櫃檯人員、客房服務、提行李服務道娛樂服務都由人工智慧一手包辦。因為其 CEO 澤田秀雄的初衷,是為了打造全求營運成本最低的旅館,所以才會僱用人工智慧以省下雇用真人的費用。

然而大環境物價上漲造成旅社的營運成本直線上升。科技產品汰舊換新的速度本身就非常迅速,飯店於 2015 年所購得的機器人,在當時堪稱是最先進的 AI。但後續如 AlexaSiri 與 Google 語音助理等更新一代的人工智慧推陳出新,讓飯店內這些 AI 機器人 2 年之內瞬間變成「老古董」,因「太慢」、「沒用」被嫌棄,無法接軌市場所需。

人工智慧 check-in?真人出來收爛尾

以恐龍造型的 AI Check-in 機器人來說,雖然臨櫃是這隻「恐龍」幫你 check-in, 但是大部分工作都還是真人協助完成。因為這些 AI 機器人沒有 update,並不知道旅館周圍的活動、觀光地點、火車、公車時間等旅遊相關資訊,難怪會輸給 Alexa 等最先進的語音助理,更別說是輸給真人了。

AI 運行李不但慢,且碰撞頻繁、故障率高

而運送行李的 AI 機器人更是可悲,在房間數破百的觀光旅館中,它最多只能送 24 間房;且還無法應付行李互相碰撞、掉下來等意外,遇潮濕寒冷的天氣甚至直接故障呢!

截至目前,這家酒店已經有 243 個機器人「退役」了,因為許多機器人在工作中都會幫倒忙。母公司的總裁表示,Churi 也在被淘汰的機器人之列。

人工智慧的技術固然是日新月異,但是在它們的智慧與臨場反應趕不上人類工作所需的複雜度。身為人類的我們,不妨多多充實自身的 AI 技能,讓人工智慧更能符合人類的需求。

更多人工智慧相關文章請點閱下方連結

其他閱讀

元宇宙也有翻譯蒟蒻了!Meta推全球語言都可翻譯的人工智慧

Google提出Android隱私沙盒,標榜保護用戶資料安全

導盲犬被 AI 取代?美科學家研發四足機器導盲犬

【糖友福音】加拿大人工智慧新創 Scanbo 免扎針血糖儀,一分鐘驗出

麥當勞正式註冊十個虛擬餐廳商標!!大舉進攻元宇宙?

義大利廠Brembo幫你實現人工智慧自動煞車的夢想()

Spotify研發人工智慧技術抓住客戶!穩坐串流音樂龍頭!

不用出聲也能使用人工智慧語音助理?!只需要這麼做!!

不用出聲也能使用人工智慧語音助理?!只需要這麼做!!
不用出聲也能使用人工智慧語音助理?!只需要這麼做!!

你聽過不用出聲的人工智慧語音助理嗎?最新Speechin項鍊讓你不用出聲~靠下巴就能使用語音助理服務喔!!

圖書館內喊「嗨 SIRI」 太尷尬?讓無聲人工智慧語音助理幫助你

直接開口詢問、指示 SIRI,進而解決己身需求,已是 3C 智慧產品廣泛使用的日常風景。然而,若是在安靜的環境中呢?想像一下,如果你在靜謐的圖書館或是針落有聲的會議室裡,開口詢問:「嘿 Siri,明天天氣如何?」似乎有點尷尬。

當你亟需向你的人工智慧助理下指令,卻遇到上述需要保持安靜、無法說話的情況怎麼辦?

拯救你的無聲尷尬!透過下巴動作就能辨識的語音助理項鍊 SpeeChin

不用擔心!為了拯救你的無聲尷尬,康乃爾大學資訊科學助理教授 Cheng Zhang 和博士生  Ruidong Zhang,發明了一款項鍊型的人工智慧語音助理「SpeeChin」。這款項鍊配備了紅外線鏡頭、微處理器、電池和藍牙模組,項鍊外盒配有可提高穩定性的機翼造型平衡器,亦於項鍊盒底部配置了一枚硬幣以平衡配重。

SpeeChin 特性如同一般項鍊,使用銀鍊掛在脖子上,其紅外線鏡頭裝置於 3D 列印的項鍊盒上方,使鏡頭穩定指向佩戴者的下巴。SpeeChin 能夠基於下巴運動軌跡,捕捉「頸部和臉部皮膚變形圖像」,進而辨識無聲語言。目前的實驗結果顯示,SpeeChin 已能辨識簡單的英文和中文單詞。

已可辨識中英文!移動偵測問題仍待解決

在最初的實驗裡,研究人員測量了 10 名英文使用者及 10 名中文使用者,共 20 位參與者的下巴基線,接著使用差分圖像訓練 SpeeChin 辨識簡單指令,應用機器學習演算法將辨識結果傳到配對的智慧型手機,就像用另一種方式溝通的 Siri。隱私問題也不必擔憂,SpeeChin 只會對準佩戴者的下巴,不會拍到使用者的臉。

實驗方式為:10 位英文使用者無聲說出 54 條指令,包括數字、互動、呼叫語音助理、標點和導航,10 位中文參與者的 44 條指令也一樣。最後實驗結果顯示,SpeeChin 的英文/中文命令辨識能力平均準確率分別為 90.5% 和 91.6%。

此外,研究人員還要求其中 6 名參與者在行走時默念 10 個中文和英文片語,然而因為參與者頭部以不可預測的方式移動,所以最後成功率較低。顯示移動偵測的準確度是尚待解決的問題。

為什麼無聲語音辨識要做成項鍊的形式呢?研究人員認為:項鍊是人們習慣的裝飾品,至於耳掛式設備則可能會有不太舒服的佩戴體驗。雖然人們可能會想「我的手機就是語音辨識設備了啊」,但難免還是會遇到無法出聲的人或場合,此時無聲語音辨識的研究就能派上用場

更多人工智慧相關文章請點閱下方連結

其他閱讀

 

元宇宙也有翻譯蒟蒻了!Meta推全球語言都可翻譯的人工智慧

Google提出Android隱私沙盒,標榜保護用戶資料安全

白帽SEO、黑帽SEO,到底差在哪?

RWD AWD 的差異與優缺點

麥當勞正式註冊十個虛擬餐廳商標!!大舉進攻元宇宙?

義大利廠Brembo幫你實現人工智慧自動煞車的夢想()

Spotify研發人工智慧技術抓住客戶!穩坐串流音樂龍頭!

 

在Meta的VR世界裡居然沒有下半身?!

在Meta的VR世界裡居然沒有下半身?!
在Meta的VR世界裡居然沒有下半身?!

Meta世界正夯!!你想像過你在這虛擬世界裡長甚麼樣子嗎?當你進入VR社交平台後發現~怎麼沒有下半身呢?腳到哪裡去了?一起來找找吧!!

咦?元宇宙中,我的人物沒有腿?

想像一個情況:當你戴著 Meta 子品牌推出的 Oculus Quest 2 頭戴式裝置,進入 Meta 的 VR 社交平台 Horizon Worlds 時,你創建了一個虛擬人物代表自己。可你卻覺得這個形象看起來不對勁——它沒有下半身,像個飄蕩的幽靈虛晃在 VR 的世界裡。

這是普遍元宇宙的 VR 世界會遇見的困境,甫進入元宇宙的微軟,在其 VR 平台 Mesh for Teams 所創建的虛擬形象一樣沒有雙腿。你可能會好奇:為什麼我會沒有腿呢?

加腿還是不加腿,談元宇宙虛擬人物失真的原因

Meta 虛擬平台Horizon Worlds

Meta 的 CTO 博斯沃思(Andrew Bosworth)在帶領 XR 部門的期間養成了以 Instagram 限時動態即時問答的方式來和追蹤者互動。在日前(2 月 10 日)的問答中,他坦言為虛擬形象加上腿其實是一件困難的事情。雖然 Quest 2 能夠準確追蹤手部與頭部的動作,進而計算出手臂與胸部的位置,讓上半身的虛擬形象有較精準的運動表現;然而,其鏡頭和感測器的追蹤範圍仍然有限,胸、腹部等障礙物有時會阻礙鏡頭的視線,即使傾斜或轉動鏡頭,也只會看到空蕩蕩的下半身。

Quest 2 的定位技術是造成 Meta 元宇宙內人物無腿的關鍵原因。VR 頭戴式裝置的定位技術可分為 outside-in 及 inside-out 兩種,與依賴定位點裝置的 outside-in 技術不同,Quest 2 屬於無額外定位裝置的 inside-out 技術,僅依靠裝置本身感測與計算外部環境的變化,再用演算法計算出位置與方向。簡而言之,outside-in 依賴特別架設的感測器以捕捉更精準的全身運動軌跡,inside-out 則更依賴演算法的計算與模擬,故而做不到「追蹤全身運動軌跡」的精密偵測了。

別擔心,這只是開始!

VR 頭顯的定位方式和使用習慣以及公司未來戰略方向高度相關,最低 299 美元就能購買到的 Quest 2 雖然精準度和延遲相對落後,但對大多數的消費者來說入手價格相對友善許多。多數人不一定會關心技術是否完備,但是否能方便入手、增加普遍性,才是一個商品真正能夠普及的關鍵——這才是一直以來,許多 VR 製造商所關注的目標。

進一步將 VR 推向大眾消費市場是 Meta 的期望,在成本、推廣和入手難易度的得權衡之下,顯然「更低的使用門檻」才是 VR 普及的重點。不過,別擔心,既然 Quest 早已可以使用深度神經網路進行準確的手部追蹤,隨著科技更加發達,未來相關技術的研發、取得成本也會更便宜,VR 世界的精彩確實值得期待!

更多Meta或人工智慧程式語言相關文章請點閱下方連結

其他閱讀

元宇宙也有翻譯蒟蒻了!Meta推全球語言都可翻譯的人工智慧

Google提出Android隱私沙盒,標榜保護用戶資料安全

LINE在台推出2項人工智慧應用服務:聽聲音就能寫會議紀錄、自主訓練聊天AI

經典老動漫變高清!人工智慧拯救渣畫質,開發者還在 Github 貢獻程式碼

麥當勞正式註冊十個虛擬餐廳商標!!大舉進攻元宇宙?

義大利廠Brembo幫你實現人工智慧自動煞車的夢想()

Spotify研發人工智慧技術抓住客戶!穩坐串流音樂龍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