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慧居然只辨識得出白人的臉?!真的假的?!(下)

人工智慧居然只辨識得出白人的臉?!真的假的?!(下)
人工智慧居然只辨識得出白人的臉?!真的假的?!(下)

人工智慧臉部辨識系統乍聽之下很威,但實際上居然只辨識得出白的臉~實在是太誇張了!一起來看看是怎麼一回事~(下)

本篇為下篇,上篇請點人工智慧居然只辨識得出白人的臉?!真的假的?!(上)

為什麼人工智慧不擅長辨識黑人女性?

▲ 科學期刊《自然》所刊之專文指出,被偏倚資料組訓練出來的演算法,通常僅會將左圖辨識成「新娘」。(圖片來自:Left:iStock/Getty;Right:Prakash Singh/AFP/Getty)

 

那究竟為什麼 AI 不擅長辨識黑人與女性呢?讓我們從波拉維尼的故事說起:

在 MIT 實驗室的某日,波拉維尼用自己的臉部照片測試了微軟、IBM 等公司的臉部辨識 服務,卻發現這些將自己宣稱的多先進的服務,有的將她誤認為男性、有的對她的照片沒有反應,根本辨識不出東西,錯誤率高得令她吃驚。

一直到她戴上白人面具,AI 彷彿恢復正常般,又可以辨識了。難道是她的臉部長相太特別、剛好是 AI 辨識不出來的特例?還是……這些辨識服務本身就有漏洞?

於是,波拉維尼決定進行更廣泛的測試。她輸入了超過 1000 張照片,包括不同種族、不同性別。結果發現一個明顯的趨勢:膚色愈白,辨識正確率就越高;另一方面男性的正確率遠比女性高。讓她明白為何臉部辨識幾乎無法認出她——因為她是一位具有「雙重弱勢」黑人女性,她這類人的辨識正確度,遠遠低於白人男性。

真相其實很簡單,歸根究柢就是因為在訓練演算法時,開發團隊沒有提供多元的種族和性別資料給 AI 所導致。換句話說,AI 在「成長過程」中,認知到的世界就多由白人、男性所構成。

即使並沒有人刻意將人工智慧訓練成這樣,但它可能引發的後續問題,或許比存有種族偏見的街頭警察更加嚴重……

還沒有完善就直接上陣的演算法

這個問題多花點時間就可以修正,只要提供多元組成的資料給 AI 即可,但這些科技公司依然選擇讓不完全的臉部辨識服務上線。

而臉部辨識服務也不是唯一一個,將存有偏見疑慮的 AI 服務投入實用的案例:

2018 年紐西蘭移民署(Immigration New Zealand)實行一項實驗計畫(pilot programme),藉由國家簽證申請程序蒐集移民的年齡、性別、種族、犯罪紀錄、醫療費用欠繳紀錄等等資料,預測這些居留者如果續留,有無犯罪的可能或是否帶來更多醫療支出。一旦 AI 認為,某些移民有治安或醫療方面的疑慮,他們將無法重新申請簽證,甚至會直接被驅逐出境。

消息一出立刻引發強烈抨擊,不少民眾與人權團體質疑這套演算法帶有偏見、背後隱藏著種族歧視,並且也鬧過荒謬的烏龍──一位印度裔移民的家屬被拒絕居留,只因移民署的 AI 認為他的母親過去曾經患有乳癌,但實際上他母親不曾患過任何關於乳房組織的疾病。

科技巨頭急煞車 將道德倫理納入考量

波拉維尼的研究成果公開後,IBM 於 2018 年投入解決 AI 歧視的問題、2020 年甚至直接宣布「不再開發、提供授權或研究臉部識別技術」;微軟則採納報告以改善誤差,並表示未來開發演算法時會納入道德倫理的考量。

▲ 波拉維尼之研究成果

 

2018 年微軟在官方網站上公布人工智慧開發應考量的六大倫理原則:公平性、可信賴性與安全性、隱私與安全、包容性、透明以及課責。並透露微軟已成立「人工智慧與工程及研究倫理委員會」,負責研究人工智慧產品研發對人類和社會的影響。

IBM 2020 年 4 月新上任的執行長 Arvind Krishna 撰寫一封公開信致函美國國會:「IBM 堅決反對且不會容許任何技術(包括其他業者的人臉辨識技術)用於大規模監控、種族歧視、違反基本人權與自由,或不符合我們價值觀與《信任與透明度準則》的行為。」

反觀亞馬遜,一開始不斷否認自家臉部識別平台 Rekognition 存有缺陷,甚至指波拉維尼的研究為「詆毀」,直到 2020 年年中因非裔男子喬治‧弗洛伊德之死,讓美國種族膚色衝突白熱化,亞馬遜才宣布將暫停讓美國執法部門使用 Rekognition 一年,以避免更嚴重的爭議。

臉部辨識技術雖然為人們的生活增添許多便利,但同時公共安全與個人隱私之間的取捨、種族性別的偏見爭議,都為這個自發展初期即飽受爭議的 AI 技術,更蒙上一層陰影。

 

 

更多人工智慧相關文章請點閱下方連結!!

 

 

 

 

其他閱讀

 

愛沙尼亞即將任用 AI 法官!人工智慧走入司法領域就一定公正嗎?

【疫情下的人工智慧】拉開「社交距離」後,機器人如何幫我們維繫心理連結?

每個成功的人工智慧背後,都有一群來自「國家級貧困縣」的訓練師-薪水嚇死人

暴躁老人唱情歌、憂鬱阿嬤笑了!4個翻轉家庭的人工智慧 讓家更溫暖

人工智慧貓砂盆問世!!全面掌控愛貓健康!!(1)

人工智慧電影影集:韓劇搭上AI!!真能和AI談戀愛嗎?

人工智慧電影影集:AI是蜜糖還是毒藥?讓這五部電影告訴你!!

 

人工智慧居然只辨識得出白人的臉?!真的假的?!(上)

人工智慧居然只辨識得出白人的臉?!真的假的?!(上)
人工智慧居然只辨識得出白人的臉?!真的假的?!(上)

人工智慧臉部辨識系統乍聽之下很威,但實際上居然只辨識得出白的臉~實在是太誇張了!一起來看看是怎麼一回事~(上)

為了人工智慧辨識,你願意戴「白面具」嗎?臉部辨識的隱憂

人工智慧臉部辨識技術越加成熟,能辨別出「你是誰」已經是基本款中的基本款了!越來越多 AI 辨識技術宣稱可以「從臉孔辨識出智商、性取向、政治傾向甚至是犯罪可能」。

看上去功能如此強大的 AI,卻遭披露「其實只擅長辨認白人」,讓臉部辨識的隱憂浮出水面。

AI 臉部辨識技術已被廣泛使用,也實際應用於執法:根據紀錄,從 2011 年起美國聯邦調查局(FBI)偵辦案件時就開始使用臉部辨識技術,至今累計了超過 39 萬次的臉部辨識搜索紀錄,是近年美國執法部門應用成長速度最快的系統工具。

但隨之而來的是被大力敲響的警鐘:一位麻省理工媒體實驗室的資料科學家喬伊‧波拉維尼(Joy Buolamwini)指出,臉部辨識技術其實十分容易誤認有色人種。

只擅辨識「中年白人男性」的 AI

 

In this Wednesday, Feb. 13, 2019, photo,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facial recognition researcher Joy Buolamwini stands for a portrait at the school, in Cambridge, Mass. Buolamwini’s research has uncovered racial and gender bias in facial analysis tools sold by companies such as Amazon that have a hard time recognizing certain faces, especially darker-skinned women. Buolamwini holds a white mask she had to use so that software could detect her face. (AP Photo/Steven Senne)

 

▲ (圖片來自:圖片來自:AP Photo/Steven Senne)

 

AI 臉部辨識技術已經成熟了嗎?或許真的該打上個大問號。

來自 MIT 實驗室的迦納裔資料科學家喬伊‧波拉維尼表示,根據她於 2018 到 2019 年間做的兩項研究,證實眾多科技公司開發的 AI 都無法如辨識白人男性臉孔般、準確的辨識出膚色較深的女性臉孔。

其中,尤以 IBM 系統失誤率最高,竟高達 34 %;而亞馬遜的 Rekognition 會將 19 %的女性誤認為男性,若分析對象為膚色較深的女性,誤判機會更是高達 31 %,同時該系統在分析膚色較白的人種時,錯誤率幾乎為零。

波拉維尼發現,這些由科技巨頭如微軟、亞馬遜與 IBM 等公司研發出的臉部辨識 AI 演算法,對於判讀白人、黑人與女性竟然出現了差別待遇:「判讀白人的正確度比較高,判讀黑人與女性的正確性則較低。」

推薦閱讀:
微軟AI新聞編輯才上線就出包!錯置有色人種配圖,女歌星森77

 

 

本篇為上篇,下篇請點人工智慧居然只辨識得出白人的臉?!真的假的?!(下)

更多人工智慧相關文章請點閱下方連結!!

 

 

 

 

其他閱讀

 

愛沙尼亞即將任用 AI 法官!人工智慧走入司法領域就一定公正嗎?

【疫情下的人工智慧】拉開「社交距離」後,機器人如何幫我們維繫心理連結?

每個成功的人工智慧背後,都有一群來自「國家級貧困縣」的訓練師-薪水嚇死人

暴躁老人唱情歌、憂鬱阿嬤笑了!4個翻轉家庭的人工智慧 讓家更溫暖

人工智慧貓砂盆問世!!全面掌控愛貓健康!!(1)

人工智慧電影影集:韓劇搭上AI!!真能和AI談戀愛嗎?

人工智慧電影影集:AI是蜜糖還是毒藥?讓這五部電影告訴你!!

 

全世界年紀最小的人工智慧工程師!!人生就像開外掛!!

全世界年紀最小的人工智慧工程師!!人生就像開外掛!!
全世界年紀最小的人工智慧工程師!!人生就像開外掛!!

你知道全世界年紀最小的人工智慧工程師是幾歲嗎?一起來看看這篇有趣的文章吧!!

全球最年輕人工智慧專家 14 歲的巴克西

他今年 14 歲,是全球最年輕的人工智慧專家。過去 Tanmay Bakshi (以下簡稱巴克西) 已經撰寫過無數個 APP、出版過一本書、主持過 TEDx Talk、在全球包含芬蘭、紐西蘭、丹麥、澳洲等國的 IBM 人工智慧超級電腦 「Watson」高峰會上暢所欲言。

▲ 現任職 IBM 軟體開發的巴克西,年僅 14 歲,是全球最年輕的人工智慧專家。

5 歲開始寫程式、7 歲開 YT 頻道教人寫程式

巴克西 11 歲就已經獲得 IBM 技術高層的注意。但是早在他 5 歲時,就受到身為程式設計師的父親影響,開始對程式語言深深著迷。現年 14 歲的巴克西解受美國新聞頻道 CNBC 的訪問,回憶說:「電腦讓我著迷,因為它真的能『作一些事情』。我想了解它背後的運作,並且學著操作它。」巴克西的父親教他如何撰寫程式,巴克西自己也會主動找書學。

 

 

7 歲時,巴克西已在 Youtube 上教大家撰寫程式、網站開發,獲得上千粉絲的迴響,可說是一位小「網紅」。巴克西也不吝惜分享所知,回答來自全球粉絲關於寫程式的種種問題。此時巴克西察覺到,網路上關於撰寫程式與機器學習 (Machine Learning) 的資訊很有限,於是他就以「幫助 10 萬個兒童/初學者學習撰寫程式」為使命,來經營他的 Youtube 頻道。至今,它的 Youtube 頻道早已超過 33 萬訂閱次數。

11 歲找到 bug 獲 IBM 高層注目

隨著時間流逝,巴克西對於撰寫程式的熱情也跟著消退。「當時我覺得,科技實在是非常有限。我總是覺得:當下你輸入某些東西進去,但最後,這些東西都會過氣。」好在 11 歲時,巴克希在他的科技專家生涯中,出現新的轉機:有一次他在上傳 YouTube 影片時,無意間注意到一份關於 IBM 的 AI 超級電腦「華生 (Watson)」 ,使用驚人的問答機制來挑戰 「Jeopardy」益智遊戲節目的紀錄片。這才開啟了巴克西的人工智慧專家之路。

巴克西開始對人工智慧產生濃厚的興趣。巴克西說:「當時的我,只想盡力趕快跟 IBM 的 Watson 搭上線!」於是巴克西在短短的一個禮拜之內,完成了他的第一套 APP,取名為「詢問 Tanmay 」。這套 APP 會協助「華生」針對問題過濾出最佳答案。

不久後,巴克西也察覺到 IBM 的一項從 PDF 轉換成 HTML 的轉檔服務有 bug。於是他便把這個發現公開在程式設計的網站與 Twitter。這些貼文引起 IBM 的技術單位關注,並主動與巴克西聯絡。

巴克西獲得 IBM 技術部門的大量關注,IBM 非常積極地與這位天才聯絡。其中兩位關鍵人物也成為巴克西的導師,並大力支持巴克西與 IBM 合作。很快的,這位科技巨頭 IBM 開始讓巴克西在 IBM 主持的會議上嶄露頭角,擁有許多發言的機會。在一場 IBM 的 Interconnect 會議上,巴克西還在 25000 人面前擔任主講人呢!另一場在印度孟買的 IBM 開發者會議中,巴克西也在一萬人面前演講。

儘管巴克西當時還不是不是 IBM 的員工,但是已經與 IBM 合作多個案子,他的智慧聰明讓 IBM 的高層專家們感到驚艷。值得注意的是,巴克西現在的導師就是 IBM 的人工智慧超級電腦華生 (Watson) 的首席技術長 Rob High 。

與 IBM 的 AI 首席技術長一起主持「AI 世界」

Rob High 稱讚他「吸收新知像海綿一樣快,尤其在學習『深度學習』與『人工智慧』時,更是主動。」Rob 更與巴克西主持了 Facebook 直播會議及其他的演說會。在最近一次的會議直播,是在波士頓的 AI 世界 (AI World)這場會議中,他們討論了社群媒體分析中所應用的人工智慧。

巴克西非常樂於分享關於人工智慧的資訊。在 2017 年杜拜的知識高峰會演講後,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的總理所創辦的基金會,更頒發「知識大使獎」給巴克西。除了在人工智慧領域成就非凡外,巴克希同時也是 IBM Cloud (IBM 雲端平台) 的推廣者與榮譽顧問。

但在世界各地奔波演講,只是巴克西在 人工智慧領域所貢獻的一部分。他的最終目標是想把人工智慧應用在改善他人的生活上。想進一步了解這位早慧又早熟的青少年,可以點此連結進入巴克西個人的 Linkedin 進一步了解。

 

 

更多關於人工智慧的相關文章請點閱下方連結~

 

 

 

其他閱讀

愛沙尼亞即將任用 AI 法官!人工智慧走入司法領域就一定公正嗎?

【疫情下的人工智慧】拉開「社交距離」後,機器人如何幫我們維繫心理連結?

每個成功的人工智慧背後,都有一群來自「國家級貧困縣」的訓練師-薪水嚇死人

暴躁老人唱情歌、憂鬱阿嬤笑了!4個翻轉家庭的人工智慧 讓家更溫暖

人工智慧貓砂盆問世!!全面掌控愛貓健康!!(1)

人工智慧電影影集:韓劇搭上AI!!真能和AI談戀愛嗎?

人工智慧電影影集:AI是蜜糖還是毒藥?讓這五部電影告訴你!!

誰是中美貿易霸主?掌握AI人工智慧技術的就是霸主!!(三)

誰是中美貿易霸主?掌握AI人工智慧技術的就是霸主!!(三)
誰是中美貿易霸主?掌握AI人工智慧技術的就是霸主!!(三)

AI人工智慧技術在這場中美貿易戰中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到底有多重要呢?讓我們一起看下去吧!!

面對中美貿易戰,華為任正非:AI人工智慧才是戰略要地

 

面對中美貿易戰,華為任正非:人工智慧才是華為發展的戰略要地

 

美根據新浪科技報導,中國華為創辦人任正非表示:過去被他們過度重視的 5G 雖然提供高頻寬、低時延,支撐的技術是 AI 人工智慧,所以人工智慧才是華為發展的戰略要地。

任正非指出:AI 人工智慧提供改變資訊社會格局的機會,但需要運算速度超快的超級電腦、超大容量的資料儲存和超速聯接的支撐,才能夠實現。美國隨然有前兩者,但是沒有超速聯接,因為美國光纖網夠不充分,也不用最先進的 5G,其在 AI 人工智慧上可能就會落後一步。

任正非亦強調,華為有信心全面補好「爛飛機」上的「洞」,承受美國的打擊,而且經歷了全球最強大的國家機器瘋狂打壓,還沒有死「活下去就是勝利」。雖然改變不了外界環境,但華為可以改變適應外部環境的勝利方式;因此,要靈活機動地改變研發方式,使華為公司適應未來條件並能生存下來;任正非信心滿滿,說相信華為一定會勝利。

華為於 7 月底舉行「千瘡百孔的爛伊爾 2 飛機」戰旗交接儀式(編按:伊爾 IL-2 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時的蘇聯對地攻擊機,不但是著名的坦克殺手,且被打得千瘡百孔還在飛行,有「黑死神」之稱)任正非在儀式上表示,華為終端業務「油箱」被打爆(晶片是發動機,生態是油箱),還來不及建立起生態,將可能會遭遇艱難的「長征」。8 月 9 日,華為在全球開發者大會上向全球發表了自己的作業系統鴻蒙(Harmony OS),這是全世界第一個基於微核心的全場景分散式作業系統。

無論這場美中貿易戰是誰勝出,都會讓 AI 人工智慧領域的發展一飛沖天。對我們來說,最實際的方式還是如同廣達董事長林百里所說的:學好AI人工智慧、隨時做好準備,才能因應未來以人工智慧為主流的職場。【延伸閱讀:掌握Python=掌握AI人工智慧的未來?

 

美國圍剿華為 任正非自信「千瘡百孔不會死」

其他閱讀

誰是中美貿易霸主?掌握AI人工智慧技術的就是霸主!!(一)

誰是中美貿易霸主?掌握AI人工智慧技術的就是霸主!!(二)

在煩惱你的台灣國語手機聽不懂嗎? 讓人工智慧雅婷來幫你搞定一切吧!!

暑假快到了!與其讓兒子盲目拚學測,我寧可讓他先選擇人生方向~

Python課程讓你與AI接軌 不必擔心被科技取代

想成為第二個馬斯克嗎?讓Python課程帶你進入自動駕駛車的行列!

神奇的Java課程-竟可讓人從零經驗到成為工程師不用一年!!?

 

 

 

 

 

 

 

誰是中美貿易霸主?掌握AI人工智慧技術的就是霸主!!(二)

誰是中美貿易霸主?掌握AI人工智慧技術的就是霸主!!(二)
誰是中美貿易霸主?掌握AI人工智慧技術的就是霸主!!(二)

AI人工智慧技術在這場中美貿易戰中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到底有多重要呢?讓我們一起看下去吧!!(二)

廣達董事長林百里:未來 30 年「AI 財」賺不完

 

林百里暢談 AI 人工智慧的發展,引用政壇名言「訂單進來貨出去」

 

美中貿易戰再度炒熱全球對於 AI 人工智慧話題,法人指出:貿易戰的本質就是科技戰,目標在於爭奪人工智慧的主導權… 廣達董事長林百里更大膽預言:未來幾十年都是 AI人工智慧的時代。每一個人都要好好的學習 AI 人工智慧技術,而且廣達員工「沒 AI,就不要做了」,還要教下一代關於 AI 人工智慧的知識、觀念。因為他們的時代更是以 AI 人工智慧產業為主流的世界。未來 30 年「AI 財」賺不完。

林百里表示,廣達在全球筆電、雲端與人工智慧(AI)都站上第一名,AI 商機龐大,像是智慧城市的案子,30年也做不完,廣達電腦 2019 年目標就是全力拚 AI 人工智慧。

AI 時代的商業模式非常不同,要有很強的研發,很長的應用與建置時間,並且需要很多專業知識才能做,因此,廣達由硬體公司轉型成軟體公司,再進一步成為解決方案的提供者 – 提供 AI 工具的公司,這是非常大的跳躍過程。廣達過去是做 ODM,但現在賣出去的 AI 產品,會有維修與保養等問題,因此,廣達做自有品牌來負責維修,且只做商業對商業(B2B)的品牌,廣達不做消費性品牌,因爲會花去一大筆廣告宣傳的費用。

他說,現在很多企業顧問公司協助企業轉型,都會找廣達,因為廣達可以為這些顧問公司提供很多 AI 人工智慧工具。他已經去美國、日本與歐洲學習,每個國家的國情與環境不同,但都需要 AI 人工智慧。

 

 

 

其他閱讀

 

誰是中美貿易霸主?掌握AI人工智慧技術的就是霸主!!(一)

誰是中美貿易霸主?掌握AI人工智慧技術的就是霸主!!(一)
誰是中美貿易霸主?掌握AI人工智慧技術的就是霸主!!(一)

AI人工智慧技術在這場中美貿易戰中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到底有多重要呢?讓我們一起看下去吧!!(一)

鴻海創辦人郭台銘:中美貿易戰背後是AI的戰爭

郭台銘今年五月應邀赴台灣區電機電子工業同業公會以「美中貿易對電機電子產業全球供應鏈的機遇與挑戰」為題發表演講,指出川普今年初簽署的行政命令為「維護美國在 AI 人工智慧領導地位」。從其中的內容可以看的出來:中美貿易戰背後其實是 5G 與 AI 人工智慧的戰爭。

針對台灣在中美貿易戰扮演的角色,郭台銘就表示:台灣科技業具有優勢,是人工智慧最好的試驗場域。因為台灣有優質的中小產業,速度快、彈性高,具有 domain knowledge(領域知識),且台灣幅員小,可以快速配合開發新產品,無論是電動車、手提裝置,都是台灣未來的機會。【延伸閱讀:不想輸給中國!川普簽署行政命令以加速美國AI發展

郭台銘指出,工業製造供應鏈將被迫重新劃分,「大」不再是唯一勝算,產業布局分工要隨時做結構性調整,比起過去的10年、20年一次,未來可能3年就要調整一次,而且要洞察未來,「這時候政府就該站出來」。

郭台銘並提出「台灣經濟發展國家隊」藍圖,包括東進、西和、南拓、北接等4大方向;其中首要任務就是「東進」與美國洽談自由貿易協定(FTA),彌補美國的製造業缺口;「西和」則是讓台商融入中國大陸市場產業轉型,創造雙贏。「南拓」則以東南亞、印度、西亞為目標,也希望以FTA開拓台灣「後廠」,成為帶動亞洲經濟成長的樞紐;「北接」則希望與日本合作,由台灣作為中介,協助日本技術開拓大陸市場。

對於台灣發展 AI 人工智慧,郭台銘還提到台灣面臨的目指五缺:缺電、缺水、缺土地、缺人才、缺工人,現在還缺未來轉型的投資,所以應該是「六缺」,而且廠商還面臨兩岸關係、法規、租稅環境及一例一休等問題。對此,另一個產業大老林百里則說:企業發展發展人工智慧,最缺的還是人才、各領域的新知識,以及新的客戶。

台灣第一本AI高中教科書 郭台銘打造並免費贈送

郭台銘表示,為了讓下一代不要輸在起跑點,因此自掏腰包出版「人工智慧導論」

其他閱讀

誰是中美貿易霸主?掌握AI人工智慧技術的就是霸主!!(二)

誰是中美貿易霸主?掌握AI人工智慧技術的就是霸主!!(三)

在煩惱你的台灣國語手機聽不懂嗎? 讓人工智慧雅婷來幫你搞定一切吧!!

暑假快到了!與其讓兒子盲目拚學測,我寧可讓他先選擇人生方向~

Python課程讓你與AI接軌 不必擔心被科技取代

想成為第二個馬斯克嗎?讓Python課程帶你進入自動駕駛車的行列!

神奇的Java課程-竟可讓人從零經驗到成為工程師不用一年!!?

 

 

 

 

 

 

 

 

 

 

 

 

人工智慧將主宰中美貿易戰鹿死誰手的最後結果!!(三)

 

人工智慧將主宰中美貿易戰鹿死誰手的最後結果!!(三)
人工智慧將主宰中美貿易戰鹿死誰手的最後結果!!(三)

人工智慧技術好壞將影響到中美兩方在這場貿易戰中的結果!!你猜猜最後誰會贏呢?

面對中美貿易戰,華為任正非:AI人工智慧才是戰略要地

 

面對中美貿易戰,華為任正非:人工智慧才是華為發展的戰略要地

 

美根據新浪科技報導,中國華為創辦人任正非表示:過去被他們過度重視的 5G 雖然提供高頻寬、低時延,支撐的技術是 AI 人工智慧,所以人工智慧才是華為發展的戰略要地。

任正非指出:AI 人工智慧提供改變資訊社會格局的機會,但需要運算速度超快的超級電腦、超大容量的資料儲存和超速聯接的支撐,才能夠實現。美國隨然有前兩者,但是沒有超速聯接,因為美國光纖網夠不充分,也不用最先進的 5G,其在 AI 人工智慧上可能就會落後一步。

任正非亦強調,華為有信心全面補好「爛飛機」上的「洞」,承受美國的打擊,而且經歷了全球最強大的國家機器瘋狂打壓,還沒有死「活下去就是勝利」。雖然改變不了外界環境,但華為可以改變適應外部環境的勝利方式;因此,要靈活機動地改變研發方式,使華為公司適應未來條件並能生存下來;任正非信心滿滿,說相信華為一定會勝利。

華為於 7 月底舉行「千瘡百孔的爛伊爾 2 飛機」戰旗交接儀式(編按:伊爾 IL-2 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時的蘇聯對地攻擊機,不但是著名的坦克殺手,且被打得千瘡百孔還在飛行,有「黑死神」之稱)任正非在儀式上表示,華為終端業務「油箱」被打爆(晶片是發動機,生態是油箱),還來不及建立起生態,將可能會遭遇艱難的「長征」。8 月 9 日,華為在全球開發者大會上向全球發表了自己的作業系統鴻蒙(Harmony OS),這是全世界第一個基於微核心的全場景分散式作業系統。

無論這場美中貿易戰是誰勝出,都會讓 AI 人工智慧領域的發展一飛沖天。對我們來說,最實際的方式還是如同廣達董事長林百里所說的:學好AI人工智慧、隨時做好準備,才能因應未來以人工智慧為主流的職場。【延伸閱讀:掌握Python=掌握AI人工智慧的未來?

 

美國圍剿華為 任正非自信「千瘡百孔不會死」

其他閱讀

人工智慧將主宰中美貿易戰鹿死誰手的最後結果!!(一)

人工智慧將主宰中美貿易戰鹿死誰手的最後結果!!(二)

在煩惱你的台灣國語手機聽不懂嗎? 讓人工智慧雅婷來幫你搞定一切吧!!

暑假快到了!與其讓兒子盲目拚學測,我寧可讓他先選擇人生方向~

Python課程讓你與AI接軌 不必擔心被科技取代

想成為第二個馬斯克嗎?讓Python課程帶你進入自動駕駛車的行列!

神奇的Java課程-竟可讓人從零經驗到成為工程師不用一年!!?

 

 

 

 

 

 

 

人工智慧將主宰中美貿易戰鹿死誰手的最後結果!!(二)

人工智慧將主宰中美貿易戰鹿死誰手的最後結果!!(二)
人工智慧將主宰中美貿易戰鹿死誰手的最後結果!!(二)

人工智慧技術好壞將影響到中美兩方在這場貿易戰中的結果!!你猜猜最後誰會贏呢?(二)

廣達董事長林百里:未來 30 年「AI 財」賺不完

 

林百里暢談 AI 人工智慧的發展,引用政壇名言「訂單進來貨出去」

 

美中貿易戰再度炒熱全球對於 AI 人工智慧話題,法人指出:貿易戰的本質就是科技戰,目標在於爭奪人工智慧的主導權… 廣達董事長林百里更大膽預言:未來幾十年都是 AI人工智慧的時代。每一個人都要好好的學習 AI 人工智慧技術,而且廣達員工「沒 AI,就不要做了」,還要教下一代關於 AI 人工智慧的知識、觀念。因為他們的時代更是以 AI 人工智慧產業為主流的世界。未來 30 年「AI 財」賺不完。

林百里表示,廣達在全球筆電、雲端與人工智慧(AI)都站上第一名,AI 商機龐大,像是智慧城市的案子,30年也做不完,廣達電腦 2019 年目標就是全力拚 AI 人工智慧。

AI 時代的商業模式非常不同,要有很強的研發,很長的應用與建置時間,並且需要很多專業知識才能做,因此,廣達由硬體公司轉型成軟體公司,再進一步成為解決方案的提供者 – 提供 AI 工具的公司,這是非常大的跳躍過程。廣達過去是做 ODM,但現在賣出去的 AI 產品,會有維修與保養等問題,因此,廣達做自有品牌來負責維修,且只做商業對商業(B2B)的品牌,廣達不做消費性品牌,因爲會花去一大筆廣告宣傳的費用。

他說,現在很多企業顧問公司協助企業轉型,都會找廣達,因為廣達可以為這些顧問公司提供很多 AI 人工智慧工具。他已經去美國、日本與歐洲學習,每個國家的國情與環境不同,但都需要 AI 人工智慧。

 

 

 

其他閱讀

 

人工智慧將主宰中美貿易戰鹿死誰手的最後結果!!(一)

人工智慧將主宰中美貿易戰鹿死誰手的最後結果!!(一)
人工智慧將主宰中美貿易戰鹿死誰手的最後結果!!(一)

人工智慧技術好壞將影響到中美兩方在這場貿易戰中的結果!!你猜猜最後誰會贏呢?(一)

鴻海創辦人郭台銘:中美貿易戰背後是AI的戰爭

郭台銘今年五月應邀赴台灣區電機電子工業同業公會以「美中貿易對電機電子產業全球供應鏈的機遇與挑戰」為題發表演講,指出川普今年初簽署的行政命令為「維護美國在 AI 人工智慧領導地位」。從其中的內容可以看的出來:中美貿易戰背後其實是 5G 與 AI 人工智慧的戰爭。

針對台灣在中美貿易戰扮演的角色,郭台銘就表示:台灣科技業具有優勢,是人工智慧最好的試驗場域。因為台灣有優質的中小產業,速度快、彈性高,具有 domain knowledge(領域知識),且台灣幅員小,可以快速配合開發新產品,無論是電動車、手提裝置,都是台灣未來的機會。【延伸閱讀:不想輸給中國!川普簽署行政命令以加速美國AI發展

郭台銘指出,工業製造供應鏈將被迫重新劃分,「大」不再是唯一勝算,產業布局分工要隨時做結構性調整,比起過去的10年、20年一次,未來可能3年就要調整一次,而且要洞察未來,「這時候政府就該站出來」。

郭台銘並提出「台灣經濟發展國家隊」藍圖,包括東進、西和、南拓、北接等4大方向;其中首要任務就是「東進」與美國洽談自由貿易協定(FTA),彌補美國的製造業缺口;「西和」則是讓台商融入中國大陸市場產業轉型,創造雙贏。「南拓」則以東南亞、印度、西亞為目標,也希望以FTA開拓台灣「後廠」,成為帶動亞洲經濟成長的樞紐;「北接」則希望與日本合作,由台灣作為中介,協助日本技術開拓大陸市場。

對於台灣發展 AI 人工智慧,郭台銘還提到台灣面臨的目指五缺:缺電、缺水、缺土地、缺人才、缺工人,現在還缺未來轉型的投資,所以應該是「六缺」,而且廠商還面臨兩岸關係、法規、租稅環境及一例一休等問題。對此,另一個產業大老林百里則說:企業發展發展人工智慧,最缺的還是人才、各領域的新知識,以及新的客戶。

台灣第一本AI高中教科書 郭台銘打造並免費贈送

郭台銘表示,為了讓下一代不要輸在起跑點,因此自掏腰包出版「人工智慧導論」

其他閱讀

人工智慧將主宰中美貿易戰鹿死誰手的最後結果!!(二)

人工智慧將主宰中美貿易戰鹿死誰手的最後結果!!(三)

在煩惱你的台灣國語手機聽不懂嗎? 讓人工智慧雅婷來幫你搞定一切吧!!

暑假快到了!與其讓兒子盲目拚學測,我寧可讓他先選擇人生方向~

Python課程讓你與AI接軌 不必擔心被科技取代

想成為第二個馬斯克嗎?讓Python課程帶你進入自動駕駛車的行列!

神奇的Java課程-竟可讓人從零經驗到成為工程師不用一年!!?

 

 

 

 

 

 

 

 

 

 

 

 

IG引進人工智慧系統全面抑制網路霸凌和不當言論!!

IG引進人工智慧系統全面抑制網路霸凌和不當言論!!
IG引進人工智慧系統全面抑制網路霸凌和不當言論!!

人工智慧不只會點餐,現在還會偵測IG上的不當言論!!快來看看是怎麼辦到的吧!!

是什麼讓 IG 毛起來,導入 AI 人工智慧來打擊網路霸凌言論?其實 Instagram 上線初衷原本是倡導素人攝影用,但是用戶自有想法,加上族群以滲透性強大的學生居多,讓 IG 被濫用為校園流言與霸凌的集散地。使用 IG 霸凌的方法包含開假帳號張貼對方的醜照、散播惡意圖文與謠言等。

 
因此 IG 被質疑助長青少年自殺,像是 2018 年,馬來西亞一名 16 歲少女 Davia Emilia 自殺,原因竟是她生前於 Instagram 發起一項投票活動,詢問網友:「這很重要,請幫我選擇死亡還是活下去。」結果,有 69% 的網友投票要她去尋死。少女不久後選擇從3樓跳樓自殺,在當日晚上8時才被人發現。報導稱,少女曾患抑鬱症,生前在臉書貼文表示「我想離開這令人疲累的生活」(WANNA QUIT F**KING LIFE I’ M TIRED),可能因病症發作自殺。

同年在日本熊本,一名女高中生的照片被人盜用開設假帳號,還發了邀請給這名女生的親友們,之後再利用這個假帳號貼上一些猥褻的圖片以及文字,偶爾還會從她本人的 IG 偷圖片以及文字,貼在假帳號上。女高中生雖然屢次向 IG 提出檢舉,但是只要一個假帳號被關掉,就會出現另外一個假帳號。女孩在身心俱疲以及常被人誤會的情況下,選擇用自殺來解決問題。

還有更多大大小小的網路霸凌事件層出不窮,美國 Pew 研究中心去年調查,72% 的美國青少年擁有 Instagram 帳號,其中 59% 曾遭受網路霸凌。為了防止霸凌事件再發生,IG 從去年開始,乾脆導入 AI 人工智慧技術,能自動偵測惡意圖文,並將相關貼文轉送到 IG 官方團隊進行人工審核。

 

IG 的 AI 會自動偵測疑似霸凌的言論,並在用戶發文前會先再三確認

 

IG 今年更推出新功能,假如 AI 認定你輸入的內容具有言語暴力的疑慮,系統就會在你發文前詢問「你確定想張貼這則貼文嗎?」,以避免用戶因一時衝動而散發霸凌言論,傷及他人。

讓用戶自己隱藏,讓他的言論消失在你的親友圈中!

雖然 IG 的 AI人工智慧能自動偵測霸凌言論,但是 人工智慧 也是要經過一番「機器學習」的訓練過程才會知道哪些字跟惡意霸凌有關,所以難免有漏網之魚。因次 Instagram 推出的另一項功能,便是讓用戶可自行隱藏掉特定人的言論,且不會被那個人發現。

 

IG 可讓用戶在霸凌者不知的狀況下,自行隱藏來自霸凌者的所有言論,讓霸凌言論只被霸凌者自己看到

 

不同於封鎖用戶功能,被隱藏掉的那位特定人士依舊能在你的貼文上留言、進行其他活動等等,但其他人不會看見這位被限制的用戶所留下的內容,只有他自己能看見他留下的言論。另外,這位被限制的用戶也無法看見你的即時動態,更不能知道你是否讀過他的私訊、言論等等。

Instagram負責人亞當.莫賽里(Adam Mosseri)在今年 4 月底舉辦的 F8 開發者大會上,就表示目前他們的焦點在於解決霸凌問題上。如今推出的新功能,可說是兌現了當初的承諾。杜絕霸凌是條漫長的過程,這次推出的新功能,不過是這條漫漫長路上的兩小步,未來他們也將繼續投入解決霸凌問題,並會有更多後續更新。

 

 

 

其他閱讀

醫院攜手和AI人工智慧系統合作,快速偵測敗血症提高病患存活率!!

在煩惱你的台灣國語手機聽不懂嗎? 讓人工智慧雅婷來幫你搞定一切吧!!

AI人工智慧自主做好重複性高的工作,讓大賣場員工更專於顧客服務上!!

暑假快到了!與其讓兒子盲目拚學測,我寧可讓他先選擇人生方向~

Python課程讓你與AI接軌 不必擔心被科技取代

想成為第二個馬斯克嗎?讓Python課程帶你進入自動駕駛車的行列!

神奇的Java課程-竟可讓人從零經驗到成為工程師不用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