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知識小站:Python中的數據類型

Python知識小站:Python中的數據類型
Python知識小站:Python中的數據類型

今天要來和大家分享的文章是Python中的數據類型!!正在自學Python的同學不要錯過嘍!!

Python中主要有8種數據類型:number(數字)、string(字符串)、list(列表)、tuple(元組)、dict(字典)、set(集合)、Boolean(布爾值)、None(空值)。其中Python有六個標準的數據類型,下面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1、字符串

字符串的聲明有三種方式:單引號、雙引號和三引號(包括三個單引號或三個雙引號)

>>> str1 = ‘hello world’

>>> str2 = “hello world”

>>> str3 = ”’hello world”’

>>> str4 = “””hello world”””

>>> print str1

hello world

>>> print str2

hello world

>>> print str3

hello world

>>> print str4

hello world

 

2、數字Python3支持三種不同的數值類型:

整型(int): 通常被稱為是整型或整數,是正或負整數,不帶小數點。 Python3整型是沒有限制大小的,可以當作Long類型使用,所以Python3沒有Python2的Long類型。浮點型(float): 浮點型由整數部分與小數部分組成,浮點型也可以使用科學計數法表示 。複數( (complex)) : 複數由實數部分和虛數部分構成,可以用a + bj,或者complex(a,b)表示, 複數的實部a和虛部b都是浮點型。

 

3、列表

列表是一種可修改的集合類型,其元素可以是數字、string等基本類型,也可以是列表、元組、字典等集合對象,甚至可以是自定義的類型。其定義方式如下:

>>> nums = [1,2,3,4]

>>> type(nums)

<type ‘list’>

>>> print nums

[1, 2, 3, 4]

>>> strs = [“hello”,”world”]

>>> print strs

[‘hello’, ‘world’]

>>> lst = [1,”hello”,False,nums,strs]

>>> type(lst)

<type ‘list’>

>>> print lst

[1, ‘hello’, False, [1, 2, 3, 4], [‘hello’, ‘world’]]

 

4、元組

元組類型和列表一樣,也是一種序列,與列表不同的是,元組是不可修改的。元組的聲明如下:

lst = (0,1,2,2,2)

lst1=(“hello”,)

lst2 = (“hello”)

print type(lst1) #<type ‘tuple’>只有一個元素的情況下後面要加逗號 否則就是str類型

print type(lst2) #<type ‘str’>

 

5、字典

字典是另一種可變容器模型,且可存儲任意類型對象。字典的每個鍵值key=>value對用冒號:分割,每個鍵值對之間用逗號,分割,整個字典包括在花括號{}中,格式如下所示:

>>>dict = {‘a’: 1, ‘b’: 2, ‘b’: ‘3’}

>>> dict[‘b’]

‘3’

>>> dict

{‘a’: 1, ‘b’: ‘3’}

 

6、集合

集合(set)是一個無序的不重複元素序列。可以使用大括號{ }或者set()函數創建集合。注意:創建一個空集合必須用set()而不是{ },因為{ }是用來創建一個空字典。創建格式:

a={‘a’,’b’,’c’,’d’}

b=set(‘abcdefabcd’)

c=set({‘a’:1,’b’:2})

d=set([‘a’,’b’,’c’,’a’])

print(a,type(a))

print(b,type(b))

print(c,type(c))

print(d,type(d))

#運行結果

{‘c’, ‘d’, ‘b’, ‘a’} <class ‘set’>

{‘f’, ‘e’, ‘b’, ‘c’, ‘d’, ‘a’} <class ‘set’>

{‘b’, ‘a’} <class ‘set’>

{‘c’, ‘b’, ‘a’} <class ‘set’>

 

以上就是今天為大家分享的關於Python教學自學知識,希望本篇文章能夠對正在自學Python的朋友們有所幫助。想要了解更多Python相關知識記得關注達內教育官網 Python 課程,最後祝大家學習成功!

想了解更多Python相關文章請點下方連結喔!!

 

 

 

其他閱讀

JavaScript入門教學#22|數學物件

你是我的眼!Google AI 眼鏡助視障朋友「看見」世界

JavaScript入門教學#21|陣列的方法與屬性

今年10月即將入手的新身分證,它的UI設計有啥亮點?

Python學員找工作免擔心!!就業種類選擇看這篇!!

原來用Python輔助Excel的好處這麼多?!

純國產技術木蘭被懷疑抄襲Python?!到底誰是正宗?

學好這19個語法讓你快速入門Python編程!!

學好這19個語法讓你快速入門Python編程!!
學好這19個語法讓你快速入門Python編程!!

想快速入門Python編程看這篇就對了!!19個語法讓你迅速與其接軌!!

很多人聽說Python程式簡單易學,前景好薪酬高,所以就想快點入門Python程式,有方法嗎?有套路嗎?當然有,不過要快速入門Python程式,這19個語法是第一站!

 

Python的特點

解釋型語言,無需編譯即可運行

提供了交互式命令行

基於對象的程式思想

跨平台和良好的兼容性,在Windows、Mac、Linux上都可運行

簡單好用而且功能強大

 

01 中文編碼

很多同學在打開數據時會遇上亂碼問題,其原因是字符集的編碼問題。 Linux和Mac默認的編碼集是UTF8,而Windows則是ASCII。如果數據編碼的字符集,和你使用Python進行處理時所用的字符集不同,則會出現亂碼問題。

另外,我個人的習慣是在Python代碼的頭部加入以下內容,其中第二行聲明了使用UTF8字符集。

#!/usr/bin/env python# coding:utf8

 

02 變量

Python中的變量可以看作是一個個容器,裡面存放著我們需要使用到的值。

Python對變量名的要求和其他語言一樣:可以包括英文、數字以及下劃線,但不能以數字開頭,區分大小寫。當然我推薦,變量名用純英文就很好,並且取一些有意義的名稱,便於自己理解每個變量的作用。

Python是一門弱類型的語言,在使用變量時無需聲明其類型。 Python中的變量包括以下幾類:數值、字符串、列表、元組、字典。

 

03 數值

數值包括整型和浮點型,分別對應整數和浮點數,後者精度更高。

# 整型a = 1# 浮点型b = 2.1print a, b

04 字符串

字符串也就是我們經常接觸到的文本,可以往裡面放任意長度的內容,用單引號或雙引號括起來。應當注意,中文以及中文符號只能出現在字符串內,如果在下面第三行中使用了中文輸入法的逗號 ,Python將報錯。

c =  Hello d =  你好 print c, d

使用 + 可以拼接兩個字符串。

print c + d

使用 len() 可以得到字符串的長度。

print len( Hello World )

使用切片可以訪問字符串中的某個字符或某個片段。

# 位置下標從0開始c = Hello World # 打印結果為H,下標為0表示第一個字符print c[0]

# 打印結果為d,下標為負數表示從後往前數# 所以-1表示倒數第一個字符print c[-1]

# 使用:返回一個片段,冒號前後分別為開始下標和結束下標# 包括開始下標,但不包括結束下標

# 因此c[1:5]表示,返回下標從1到4的片段,即第二個到第五個字符print c[1:5]

# 冒號前後的下標同樣可以使用負數

# 或者不提供,表示從最左端開始或一直到最右端print c[1:-1], c[:5], c[3:]

 

05 列表

列表好比一條隊伍,裡面依次存放著多個變量。列表和字符串類似,但字符串中的每個元素都是字符,而列表中的每個元素可以是任意類型的變量。

# 使用[]定義一個空列表,使用append()向列表尾部添加一個元素

# 如果要添加到首部,就用prepend()好了a = []a.append(1)a.append(2.1)a.append( Hello )print a

使用 len() 可以獲得列表的長度。

print len(a)

列表元素的按下標訪問和賦值等操作,和字符串都是類似的。

print a[1], a[-1]a[1] = 100print a

使用 del 刪除列表中的某個元素。

del a[0]print a

 

06 元組

元組和列表類似,唯一的不同是元組中的元素在初始化之後不能再更改,因此可以理解成一個只讀的變量。

# 使用()定義一個元組a = (1, 2.1, Hello )# 嘗試修改元組中的元素會報錯a[0] = 100

 

07 字典

字典是一種極為重要的變量類型,使用一個key來訪問相應的value,即一種鍵值對的數據形式。

# 使用{}定義一個字典a = {}# 使用key來賦值valuea[ k1 ] = 1a[ k2 ] = 2.1a[ k3 ] = Hello

所以能夠總結出字典和列表的不同。列表中的元素是有序對等的,所以是用下標來賦值和訪問,而字典中的元素是無序的,所以是用key來操作相應value。

# 也可以在定義字典和列表的同時進行賦值li = [1, 2.1, Hello ]di = { k1 : 1, k2 : 2.1, k3 : Hello }

使用 has_key() 判斷字典中是否有某個key。

print di.has_key( k4 )

如果訪問不存在的key,Python將會報錯。在賦值的時候,如果key已經存在,則會用新的value覆蓋已有的value。

 

08 註釋

被註釋的代碼將不會運行,可以看作是寫給自己和其他程式設計師閱讀的一些筆記和說明,提高代碼可讀性。

# 這裡是單行註釋 這裡是很多行註釋

在Sublime中,選中需要註釋的內容,按Ctrl+/即可完成註釋。

 

09 保留字符

在Python中,有一些字符串具有某些特定功能,如 import 、 class 等。我們在選擇變量名時,應注意避開這些保留字符。

# 以下變量賦值將報錯import = 1

 

10 行和縮進

在Python中,代碼塊的邊界不是通過大括號等符號進行顯式劃分,而是通過行的縮進實現的。連續相同縮進水平的代碼處於同一個代碼塊,在使用 for 、 while 、 if 、 try 等語法時需要注意每行代碼的縮進。

 

11 運算符

運算符的作用是根據已有的變量生成新的變量,主要有以下幾種:

算術運算符:+,-,*,/,%,即加、減、乘、除、取餘

比較運算符:==,!=,>,<,>=,<=,即等於、不等於、大於、小於、大於等於、小於等於

賦值運算符:=,+=,-=,*=,/=,%=,即賦值、加賦值、減賦值、乘賦值、除賦值、取餘賦值

邏輯運算符:and,or,not,即與、或、非

a = 1b = 2print a + bprint a == b# 等價於 a = a + 3a += 3print ac = Trued = Falseprint c and d

 

12 條件

在寫代碼的時候,往往需要根據某些條件進行判斷,並根據判斷結果執行不同的分支代碼。

a = 1# 單個條件if a == 1: print 11111# 處理條件不成立的分支if

a == 2: print 22222else: print 33333# 多個條件,加多少個都可以if

a == 1: print 11111elif a == 2: print 22222else: print 33333

需要注意的是,但凡出現了 if 和 elif ,就需要加上相應的條件判斷,並且注意代碼的縮進。在Sublime中輸入 if 會出現相應的提示,可以方便地補全代碼,在換行時光標也會自動跳到合適的縮進處。

 

13 循環

如果需要打印從1到100的100個數,肯定不會傻傻地寫100行print代碼,而是會用循環來處理類似的重複性工作。

 

14 while 循環

while 循環的思想是,只要某一條件成立,就不斷執行循環體裡的代碼,直到條件不再成立。

flag = 1while flag < 10: print flag

# 一定要記得在循環體裡修改條件變量

# 否則可能導致死循環 flag += 1

 

15 for 循環

for 循環的循環次數一般是事先預知的,將一個標誌變量從某個起始值迭代到某個終止值後即結束。

# x從0開始,一直到9結束for x in xrange(0, 10): print x

可以用 for 循環方便地遍歷列表和字典。

li = [1, 2.1, Hello ]dict = { k1 : 1, k2 : 2.1, k3 : Hello }

# 遍歷列表,這裡的item只是一個臨時變量,取別的名稱也行for item in li: print item

# 遍歷字典的全部key,這裡的key也只是一個臨時變量,名稱不重要for key in dict.keys(): print key

# 遍歷字典的全部value,這裡的value也只是一個臨時變量,名稱不重要for value in dict.values(): print value# 同時遍歷key和valuefor key, value in dict.items(): print key, value

 

16 循環控制

循環控制主要包括三種: pass 、 continue 、 break 。

pass 表示什麼也不做,只是佔一行代碼的位置;continue 表示立即退出本輪循環,繼續執行後續輪循環;break 表示立即推出循環,後續循環也不再執行。

for x in xrange(0, 10): if x == 5: pass else: print xfor x in xrange(0, 10): if x == 5: continue print xfor x in xrange(0, 10): if x == 5: break print x

 

17 時間

在處理數據時,很多地方都會涉及到時間,例如數據產生的時間。先介紹一下時間戳的概念,時間戳指的是從1970年1月1日0時0分0秒開始,到某一時刻所經歷的秒數,可以是整數或者小數,後者的精度更高。

為什麼需要時間戳這樣的一個概念?因為對於同一個時刻,不同人的描述可能不同,畢竟文本的形式千變萬化,而時間戳使得時間的表達得到了統一,每個時刻只能用唯一的整數或浮點數來表示,同時也便於計算時間差這樣的處理。

# 來看一下當前時刻的時間戳吧import timet = time.time()print t, type(t)

關於時間戳,最常用的處理便是時間戳和時間文本之間的轉換,例如將 2016年10月1日 10時0分0秒 轉為時間戳。

import time# 時間文本轉時間戳,精確到秒a = 2016-10-01 10:00:00 a = int(time.mktime(time.strptime(a, %Y-%m-%d %H:% M:%S )))print a# 時間戳轉時間文本b = int(time.time())b = time.strftime( %Y-%m-%d %H:%M:%S , time.localtime (b))print b

其中, %Y 、 %m 等都是時間字段,前者表示四位的年份,後者表示兩位的月份。

文件

文件操作包括向文件中寫內容,以及從文件中讀內容,使用 open() 打開一個文件。

# 寫文件# 重新寫模式,打開文件時會將文件內容清空fw = open( data.txt , w )# 追加寫模式,打開文件後保留原始內容,繼續寫入for x in xrange(0, 10) : # 將整數轉成文本再寫入fw.write(str(x)) # 也可以每次寫入之後換行,

為轉義字符,表示換行 # fw.write(str(x) +

 )fw.close()# 讀文件fr = open( data.txt , r )# 一行一行地讀,line只是個臨時變量,取別的名稱也行for line in fr: print line # 如果每行後面有換行,可以將換行符去掉,使內容更緊湊# strip()可以去掉字符串兩端的空白字符# print line.strip()fr.close()

 

18 異常

Python代碼中可能會出現一些可以預知的問題。

例如字典訪問的key不存在。如果不加處理,發生問題的時候Python便會報錯並退出,可能之前跑了很久又要重頭再來。因此,我們需要對可能出現的異常進行捕捉和處理。異常的結構由 try 、 except 、 else 、 finally 四部分組成。

try: # 嘗試執行這些代碼print 1 / 0except Exception, e: # 如果出現異常就進行處理# e為出現的異常類型print eelse: # try裡的代碼沒有出錯# 可以執行後續工作了print 沒有出錯finally: # 無論是否出錯,都會執行的代碼print 一定會執行

 

19 函數

函數的作用是代碼模塊化,將可重用的代碼封裝成一個函數,這樣在需要使用的時候就只需調用寫好的函數即可,而不用重新寫一遍代碼。

函數的使用包括兩個部分,函數的定義和函數的調用。除此之外,函數可以有一個或多個參數,參數之間以逗號分開,為函數的功能提供更多的靈活性。

# 定義函數def hello(name1, name2): print Hello + name1 + + name2# 調用函數hello( Python , JavaScript )

 

想了解更多Python或Python教學相關文章請點下方連結喔!!

 

 

 

其他閱讀

JavaScript入門教學#22|數學物件

你是我的眼!Google AI 眼鏡助視障朋友「看見」世界

JavaScript入門教學#21|陣列的方法與屬性

今年10月即將入手的新身分證,它的UI設計有啥亮點?

Python學員找工作免擔心!!就業種類選擇看這篇!!

原來用Python輔助Excel的好處這麼多?!

純國產技術木蘭被懷疑抄襲Python?!到底誰是正宗?

Python也有懶人學法?學好這些語法是入門第一站!!

Python也有懶人學法?學好這些語法是入門第一站!!
Python也有懶人學法?學好這些語法是入門第一站!!

你聽過學Python也有捷徑嗎?將今天介紹的語法學好學滿就是你快速入門的第一步!!

很多人聽說Python程式簡單易學,前景好薪酬高,所以就想快點入門Python程式,有方法嗎?有套路嗎?當然有,不過要快速入門Python程式,我覺得這19個語法是Python 入門第一站!

Python的特點

解釋型語言,無需編譯即可運行

提供了交互式命令行

基於對象的程式思想

跨平台和良好的兼容性,在Windows、Mac、Linux上都可運行

簡單好用而且功能強大

01中文編碼

很多同學在打開數據時會遇上亂碼問題,其原因是字符集的編碼問題。 Linux和Mac默認的編碼集是UTF8,而Windows則是ASCII。如果數據編碼的字符集,和你使用Python進行處理時所用的字符集不同,則會出現亂碼問題。

另外,我個人的習慣是在Python代碼的頭部加入以下內容,其中第二行聲明了使用UTF8字符集。

#!/usr/bin/env python# coding:utf8

02變量

Python中的變量可以看作是一個個容器,裡面存放著我們需要使用到的值。

Python對變量名的要求和其他語言一樣:可以包括英文、數字以及下劃線,但不能以數字開頭,區分大小寫。當然我推薦,變量名用純英文就很好,並且取一些有意義的名稱,便於自己理解每個變量的作用。

Python是一門弱類型的語言,在使用變量時無需聲明其類型。 Python中的變量包括以下幾類:數值、字符串、列表、元組、字典。

03數值

數值包括整型和浮點型,分別對應整數和浮點數,後者精度更高。

#整型a = 1#浮點型b = 2.1print a, b

04字符串

字符串也就是我們經常接觸到的文本,可以往裡面放任意長度的內容,用單引號或雙引號括起來。應當注意,中文以及中文符號只能出現在字符串內,如果在下面第三行中使用了中文輸入法的逗號,Python將報錯。

c = Hello d =你好print c, d

使用+可以拼接兩個字符串。

print c + d

使用len()可以得到字符串的長度。

print len( Hello World )

使用切片可以訪問字符串中的某個字符或某個片段。

#位置下標從0開始c = Hello World #打印結果為H,下標為0表示第一個字符print c[0]

#打印結果為d,下標為負數表示從後往前數#所以- 1表示倒數第一個字符print c[-1]

#使用:返回一個片段,冒號前後分別為開始下標和結束下標#包括開始下標,但不包括結束下標

#因此c[1:5 ]表示,返回下標從1到4的片段,即第二個到第五個字符print c[1:5]

#冒號前後的下標同樣可以使用負數

#或者不提供,表示從最左端開始或一直到最右端print c[1:-1], c[:5], c[3:]

05列表

列表好比一條隊伍,裡面依次存放著多個變量。列表和字符串類似,但字符串中的每個元素都是字符,而列表中的每個元素可以是任意類型的變量。

#使用[]定義一個空列表,使用append()向列表尾部添加一個元素

#如果要添加到首部,就用prepend()好了a = []a.append(1)a.append(2.1)a .append( Hello )print a

使用len()可以獲得列表的長度。

print len(a)

列表元素的按下標訪問和賦值等操作,和字符串都是類似的。

print a[1], a[-1]a[1] = 100print a

使用del刪除列表中的某個元素。

del a[0]print a

06元組

元組和列表類似,唯一的不同是元組中的元素在初始化之後不能再更改,因此可以理解成一個只讀的變量。

#使用()定義一個元組a = (1, 2.1, Hello )#嘗試修改元組中的元素會報錯a[0] = 100

07字典

字典是一種極為重要的變量類型,使用一個key來訪問相應的value,即一種鍵值對的數據形式。

#使用{}定義一個字典a = {}#使用key來賦值valuea[ k1 ] = 1a[ k2 ] = 2.1a[ k3 ] = Hello

所以能夠總結出字典和列表的不同。列表中的元素是有序對等的,所以是用下標來賦值和訪問,而字典中的元素是無序的,所以是用key來操作相應value。

#也可以在定義字典和列表的同時進行賦值li = [1, 2.1, Hello ]di = { k1 : 1, k2 : 2.1, k3 : Hello }

使用has_key()判斷字典中是否有某個key。

print di.has_key( k4 )

如果訪問不存在的key,Python將會報錯。在賦值的時候,如果key已經存在,則會用新的value覆蓋已有的value。

08註釋

被註釋的代碼將不會運行,可以看作是寫給自己和其他程序猿閱讀的一些筆記和說明,提高代碼可讀性。

#這裡是單行註釋這裡是很多行註釋

在Sublime中,選中需要註釋的內容,按Ctrl+/即可完成註釋。

09保留字符

在Python中,有一些字符串具有某些特定功能,如import 、 class等。我們在選擇變量名時,應注意避開這些保留字符。

#以下變量賦值將報錯import = 1

10行和縮進

Python中,代碼塊的邊界不是通過大括號等符號進行顯式劃分,而是通過行的縮進實現的。連續相同縮進水平的代碼處於同一個代碼塊,在使用for 、 while 、 if 、 try等語法時需要注意每行代碼的縮進。

11運算符

運算符的作用是根據已有的變量生成新的變量,主要有以下幾種:

算術運算符:+,-,*,/,%,即加、減、乘、除、取餘

比較運算符:==,!=,>,<,>=,<=,即等於、不等於、大於、小於、大於等於、小於等於

賦值運算符:=,+=,-=,*=,/ =,%=,即賦值、加賦值、減賦值、乘賦值、除賦值、取餘賦值

邏輯運算符:and,or,not,即與、或、非

a = 1b = 2print a + bprint a == b#等價於a = a + 3a += 3print ac = Trued = Falseprint c and d

12條件在寫代碼的時候,往往需要根據某些條件進行判斷,並根據判斷結果執行不同的分支代碼。

a = 1#單個條件if a == 1: print 11111#處理條件不成立的分支if 

a == 2: print 22222else: print 33333#多個條件,加多少個都可以if 

a == 1: print 11111elif a == 2: print 22222else: print 33333

需要注意的是,但凡出現了if和elif ,就需要加上相應的條件判斷,並且注意代碼的縮進。在Sublime中輸入if會出現相應的提示,可以方便地補全代碼,在換行時光標也會自動跳到合適的縮進處。

13循環

如果需要打印從1到100的100個數,肯定不會傻傻地寫100行print代碼,而是會用循環來處理類似的重複性工作。

14 while循環

while循環的思想是,只要某一條件成立,就不斷執行循環體裡的代碼,直到條件不再成立。

flag = 1while flag < 10: print flag    

#一定要記得在循環體裡修改條件變量    

#否則可能導致死循環flag += 1

15 for循環

for循環的循環次數一般是事先預知的,將一個標誌變量從某個起始值迭代到某個終止值後即結束。

# x從0開始,一直到9結束for x in xrange(0, 10): print x

可以用for循環方便地遍歷列表和字典。

li = [1, 2.1, Hello ]dict = { k1 : 1, k2 : 2.1, k3 : Hello }

#遍歷列表,這裡的item只是一個臨時變量,取別的名稱也行for item in li: print item

#遍歷字典的全部key,這裡的key也只是一個臨時變量,名稱不重要for key in dict.keys(): print key

#遍歷字典的全部value,這裡的value也只是一個臨時變量,名稱不重要for value in dict.values(): print value#同時遍歷key和valuefor key, value in dict.items(): print key, value

16循環控制

循環控制主要包括三種: pass 、 continue 、 break 。

pass表示什麼也不做,只是佔一行代碼的位置;continue表示立即退出本輪循環,繼續執行後續輪循環;break表示立即推出循環,後續循環也不再執行。

for x in xrange(0, 10): if x == 5: pass else: print xfor x in xrange(0, 10): if x == 5: continue print xfor x in xrange(0, 10): if x == 5: break print x

17時間

在處理數據時,很多地方都會涉及到時間,例如數據產生的時間。先介紹一下時間戳的概念,時間戳指的是從1970年1月1日0時0分0秒開始,到某一時刻所經歷的秒數,可以是整數或者小數,後者的精度更高。

為什麼需要時間戳這樣的一個概念?因為對於同一個時刻,不同人的描述可能不同,畢竟文本的形式千變萬化,而時間戳使得時間的表達得到了統一,每個時刻只能用唯一的整數或浮點數來表示,同時也便於計算時間差這樣的處理。

#來看一下當前時刻的時間戳吧import timet = time.time()print t, type(t)

關於時間戳,最常用的處理便是時間戳和時間文本之間的轉換,例如將2016年10月1日10時0分0秒轉為時間戳。

import time#時間文本轉時間戳,精確到秒a = 2016-10-01 10:00:00 a = int(time.mktime(time.strptime(a, %Y-%m-%d %H:% M:%S )))print a#時間戳轉時間文本b = int(time.time())b = time.strftime( %Y-%m-%d %H:%M:%S , time.localtime (b))print b

其中, %Y 、 %m等都是時間字段,前者表示四位的年份,後者表示兩位的月份。

文件

文件操作包括向文件中寫內容,以及從文件中讀內容,使用open()打開一個文件。

#寫文件#重新寫模式,打開文件時會將文件內容清空fw = open( data.txt , w )#追加寫模式,打開文件後保留原始內容,繼續寫入for x in xrange(0, 10) : #將整數轉成文本再寫入fw.write(str(x)) #也可以每次寫入之後換行,

為轉義字符,表示換行# fw.write(str(x) +  

 )fw.close ()#讀文件fr = open( data.txt , r )#一行一行地讀,line只是個臨時變量,取別的名稱也行for line in fr: print line #如果每行後面有換行,可以將換行符去掉,使內容更緊湊# strip()可以去掉字符串兩端的空白字符# print line.strip()fr.close()

18異常Python代碼中可能會出現一些可以預知的問題。

例如字典訪問的key不存在。如果不加處理,發生問題的時候Python便會報錯並退出,可能之前跑了很久又要重頭再來。因此,我們需要對可能出現的異常進行捕捉和處理。異常的結構由try 、 except 、 else 、 finally四部分組成。

try: #嘗試執行這些代碼print 1 / 0except Exception, e: #如果出現異常就進行處理# e為出現的異常類型print eelse: # try裡的代碼沒有出錯#可以執行後續工作了print沒有出錯finally: #無論是否出錯,都會執行的代碼print一定會執行

19函數

函數的作用是代碼模塊化,將可重用的代碼封裝成一個函數,這樣在需要使用的時候就只需調用寫好的函數即可,而不用重新寫一遍代碼。

函數的使用包括兩個部分,函數的定義和函數的調用。除此之外,函數可以有一個或多個參數,參數之間以逗號分開,為函數的功能提供更多的靈活性。

#定義函數def hello(name1, name2): print Hello + name1 + + name2#調用函數hello( Python ,  JavaScript )

感謝您的閱讀,以上就是為您分享的如何快入門Python程式的第一站——19個語法,你學會了嗎?更多Python 教學相關的內容盡在達內Python培訓機構官網,敬請關注!

免責聲明:內容和圖片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想了解更多Python 教學嗎?請點下方連結或至本部落格首頁搜尋吧!!

其他閱讀

SEM 關鍵字廣告課程讓高三生提早就定位 開始接案賺錢!

44歲媽咪順利轉職網頁設計師, 家庭事業都得意

擺脫設備工程師血汗職涯, 零基礎的我成功轉職 Python 資料工程師

AI 甩尾技術勝 Ken Block!方程式冠軍車手嘆:要失業了

汽車的人工智慧革命開始!AI 如何引發各家汽車廠牌的技術革新?

Python學員找工作免擔心!!就業種類選擇看這篇!!

原來用Python輔助Excel的好處這麼多?!

LineBrain2020將登場!你準備好迎接新人工智慧了嗎?

 

想開啟Python大門?第一步先學好這19個語法!!

想開啟Python大門?第一步先學好這19個語法!!
想開啟Python大門?第一步先學好這19個語法!!

正在摸索Python的你還找不到路嗎?學好今天文章中的語法一定對你的學習非常有幫助!!不要錯過了~

很多人聽說Python程式簡單易學,前景好薪酬高,所以就想快點入門Python程式,有方法嗎?有套路嗎?當然有,不過要快速入門Python程式,我覺得這19個語法是Python 入門第一站!

Python的特點

解釋型語言,無需編譯即可運行

提供了交互式命令行

基於對象的程式思想

跨平台和良好的兼容性,在Windows、Mac、Linux上都可運行

簡單好用而且功能強大

01中文編碼

很多同學在打開數據時會遇上亂碼問題,其原因是字符集的編碼問題。 Linux和Mac默認的編碼集是UTF8,而Windows則是ASCII。如果數據編碼的字符集,和你使用Python進行處理時所用的字符集不同,則會出現亂碼問題。

另外,我個人的習慣是在Python代碼的頭部加入以下內容,其中第二行聲明了使用UTF8字符集。

#!/usr/bin/env python# coding:utf8

02變量

Python中的變量可以看作是一個個容器,裡面存放著我們需要使用到的值。

Python對變量名的要求和其他語言一樣:可以包括英文、數字以及下劃線,但不能以數字開頭,區分大小寫。當然我推薦,變量名用純英文就很好,並且取一些有意義的名稱,便於自己理解每個變量的作用。

Python是一門弱類型的語言,在使用變量時無需聲明其類型。 Python中的變量包括以下幾類:數值、字符串、列表、元組、字典。

03數值

數值包括整型和浮點型,分別對應整數和浮點數,後者精度更高。

#整型a = 1#浮點型b = 2.1print a, b

04字符串

字符串也就是我們經常接觸到的文本,可以往裡面放任意長度的內容,用單引號或雙引號括起來。應當注意,中文以及中文符號只能出現在字符串內,如果在下面第三行中使用了中文輸入法的逗號,Python將報錯。

c = Hello d =你好print c, d

使用+可以拼接兩個字符串。

print c + d

使用len()可以得到字符串的長度。

print len( Hello World )

使用切片可以訪問字符串中的某個字符或某個片段。

#位置下標從0開始c = Hello World #打印結果為H,下標為0表示第一個字符print c[0]

#打印結果為d,下標為負數表示從後往前數#所以- 1表示倒數第一個字符print c[-1]

#使用:返回一個片段,冒號前後分別為開始下標和結束下標#包括開始下標,但不包括結束下標

#因此c[1:5 ]表示,返回下標從1到4的片段,即第二個到第五個字符print c[1:5]

#冒號前後的下標同樣可以使用負數

#或者不提供,表示從最左端開始或一直到最右端print c[1:-1], c[:5], c[3:]

05列表

列表好比一條隊伍,裡面依次存放著多個變量。列表和字符串類似,但字符串中的每個元素都是字符,而列表中的每個元素可以是任意類型的變量。

#使用[]定義一個空列表,使用append()向列表尾部添加一個元素

#如果要添加到首部,就用prepend()好了a = []a.append(1)a.append(2.1)a .append( Hello )print a

使用len()可以獲得列表的長度。

print len(a)

列表元素的按下標訪問和賦值等操作,和字符串都是類似的。

print a[1], a[-1]a[1] = 100print a

使用del刪除列表中的某個元素。

del a[0]print a

06元組

元組和列表類似,唯一的不同是元組中的元素在初始化之後不能再更改,因此可以理解成一個只讀的變量。

#使用()定義一個元組a = (1, 2.1, Hello )#嘗試修改元組中的元素會報錯a[0] = 100

07字典

字典是一種極為重要的變量類型,使用一個key來訪問相應的value,即一種鍵值對的數據形式。

#使用{}定義一個字典a = {}#使用key來賦值valuea[ k1 ] = 1a[ k2 ] = 2.1a[ k3 ] = Hello

所以能夠總結出字典和列表的不同。列表中的元素是有序對等的,所以是用下標來賦值和訪問,而字典中的元素是無序的,所以是用key來操作相應value。

#也可以在定義字典和列表的同時進行賦值li = [1, 2.1, Hello ]di = { k1 : 1, k2 : 2.1, k3 : Hello }

使用has_key()判斷字典中是否有某個key。

print di.has_key( k4 )

如果訪問不存在的key,Python將會報錯。在賦值的時候,如果key已經存在,則會用新的value覆蓋已有的value。

08註釋

被註釋的代碼將不會運行,可以看作是寫給自己和其他程序猿閱讀的一些筆記和說明,提高代碼可讀性。

#這裡是單行註釋這裡是很多行註釋

在Sublime中,選中需要註釋的內容,按Ctrl+/即可完成註釋。

09保留字符

在Python中,有一些字符串具有某些特定功能,如import 、 class等。我們在選擇變量名時,應注意避開這些保留字符。

#以下變量賦值將報錯import = 1

10行和縮進

Python中,代碼塊的邊界不是通過大括號等符號進行顯式劃分,而是通過行的縮進實現的。連續相同縮進水平的代碼處於同一個代碼塊,在使用for 、 while 、 if 、 try等語法時需要注意每行代碼的縮進。

11運算符

運算符的作用是根據已有的變量生成新的變量,主要有以下幾種:

算術運算符:+,-,*,/,%,即加、減、乘、除、取餘

比較運算符:==,!=,>,<,>=,<=,即等於、不等於、大於、小於、大於等於、小於等於

賦值運算符:=,+=,-=,*=,/ =,%=,即賦值、加賦值、減賦值、乘賦值、除賦值、取餘賦值

邏輯運算符:and,or,not,即與、或、非

a = 1b = 2print a + bprint a == b#等價於a = a + 3a += 3print ac = Trued = Falseprint c and d

12條件在寫代碼的時候,往往需要根據某些條件進行判斷,並根據判斷結果執行不同的分支代碼。

a = 1#單個條件if a == 1: print 11111#處理條件不成立的分支if 

a == 2: print 22222else: print 33333#多個條件,加多少個都可以if 

a == 1: print 11111elif a == 2: print 22222else: print 33333

需要注意的是,但凡出現了if和elif ,就需要加上相應的條件判斷,並且注意代碼的縮進。在Sublime中輸入if會出現相應的提示,可以方便地補全代碼,在換行時光標也會自動跳到合適的縮進處。

13循環

如果需要打印從1到100的100個數,肯定不會傻傻地寫100行print代碼,而是會用循環來處理類似的重複性工作。

14 while循環

while循環的思想是,只要某一條件成立,就不斷執行循環體裡的代碼,直到條件不再成立。

flag = 1while flag < 10: print flag    

#一定要記得在循環體裡修改條件變量    

#否則可能導致死循環flag += 1

15 for循環

for循環的循環次數一般是事先預知的,將一個標誌變量從某個起始值迭代到某個終止值後即結束。

# x從0開始,一直到9結束for x in xrange(0, 10): print x

可以用for循環方便地遍歷列表和字典。

li = [1, 2.1, Hello ]dict = { k1 : 1, k2 : 2.1, k3 : Hello }

#遍歷列表,這裡的item只是一個臨時變量,取別的名稱也行for item in li: print item

#遍歷字典的全部key,這裡的key也只是一個臨時變量,名稱不重要for key in dict.keys(): print key

#遍歷字典的全部value,這裡的value也只是一個臨時變量,名稱不重要for value in dict.values(): print value#同時遍歷key和valuefor key, value in dict.items(): print key, value

16循環控制

循環控制主要包括三種: pass 、 continue 、 break 。

pass表示什麼也不做,只是佔一行代碼的位置;continue表示立即退出本輪循環,繼續執行後續輪循環;break表示立即推出循環,後續循環也不再執行。

for x in xrange(0, 10): if x == 5: pass else: print xfor x in xrange(0, 10): if x == 5: continue print xfor x in xrange(0, 10): if x == 5: break print x

17時間

在處理數據時,很多地方都會涉及到時間,例如數據產生的時間。先介紹一下時間戳的概念,時間戳指的是從1970年1月1日0時0分0秒開始,到某一時刻所經歷的秒數,可以是整數或者小數,後者的精度更高。

為什麼需要時間戳這樣的一個概念?因為對於同一個時刻,不同人的描述可能不同,畢竟文本的形式千變萬化,而時間戳使得時間的表達得到了統一,每個時刻只能用唯一的整數或浮點數來表示,同時也便於計算時間差這樣的處理。

#來看一下當前時刻的時間戳吧import timet = time.time()print t, type(t)

關於時間戳,最常用的處理便是時間戳和時間文本之間的轉換,例如將2016年10月1日10時0分0秒轉為時間戳。

import time#時間文本轉時間戳,精確到秒a = 2016-10-01 10:00:00 a = int(time.mktime(time.strptime(a, %Y-%m-%d %H:% M:%S )))print a#時間戳轉時間文本b = int(time.time())b = time.strftime( %Y-%m-%d %H:%M:%S , time.localtime (b))print b

其中, %Y 、 %m等都是時間字段,前者表示四位的年份,後者表示兩位的月份。

文件

文件操作包括向文件中寫內容,以及從文件中讀內容,使用open()打開一個文件。

#寫文件#重新寫模式,打開文件時會將文件內容清空fw = open( data.txt , w )#追加寫模式,打開文件後保留原始內容,繼續寫入for x in xrange(0, 10) : #將整數轉成文本再寫入fw.write(str(x)) #也可以每次寫入之後換行,

為轉義字符,表示換行# fw.write(str(x) +  

 )fw.close ()#讀文件fr = open( data.txt , r )#一行一行地讀,line只是個臨時變量,取別的名稱也行for line in fr: print line #如果每行後面有換行,可以將換行符去掉,使內容更緊湊# strip()可以去掉字符串兩端的空白字符# print line.strip()fr.close()

18異常Python代碼中可能會出現一些可以預知的問題。

例如字典訪問的key不存在。如果不加處理,發生問題的時候Python便會報錯並退出,可能之前跑了很久又要重頭再來。因此,我們需要對可能出現的異常進行捕捉和處理。異常的結構由try 、 except 、 else 、 finally四部分組成。

try: #嘗試執行這些代碼print 1 / 0except Exception, e: #如果出現異常就進行處理# e為出現的異常類型print eelse: # try裡的代碼沒有出錯#可以執行後續工作了print沒有出錯finally: #無論是否出錯,都會執行的代碼print一定會執行

19函數

函數的作用是代碼模塊化,將可重用的代碼封裝成一個函數,這樣在需要使用的時候就只需調用寫好的函數即可,而不用重新寫一遍代碼。

函數的使用包括兩個部分,函數的定義和函數的調用。除此之外,函數可以有一個或多個參數,參數之間以逗號分開,為函數的功能提供更多的靈活性。

#定義函數def hello(name1, name2): print Hello + name1 + + name2#調用函數hello( Python ,  JavaScript )

感謝您的閱讀,以上就是為您分享的如何快入門Python程式的第一站——19個語法,你學會了嗎?更多Python 教學相關的內容盡在達內Python培訓機構官網,敬請關注!

免責聲明:內容和圖片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想了解更多Python 教學嗎?請點下方連結或至本部落格首頁搜尋吧!!

其他閱讀

SEM 關鍵字廣告課程讓高三生提早就定位 開始接案賺錢!

44歲媽咪順利轉職網頁設計師, 家庭事業都得意

擺脫設備工程師血汗職涯, 零基礎的我成功轉職 Python 資料工程師

AI 甩尾技術勝 Ken Block!方程式冠軍車手嘆:要失業了

汽車的人工智慧革命開始!AI 如何引發各家汽車廠牌的技術革新?

Python學員找工作免擔心!!就業種類選擇看這篇!!

原來用Python輔助Excel的好處這麼多?!

LineBrain2020將登場!你準備好迎接新人工智慧了嗎?

 

一起來學Python控制結構:實作簡單的計算機

一起來學Python控制結構:實作簡單的計算機
一起來學Python控制結構:實作簡單的計算機

想學Python的同學先看過來~我們為大家準備了實作簡單的計算機

本文是Python教學項目實做:一個簡單的計算器。本實作應用了 Python 的基本函數與概念:while 迴圈if 條件判斷式elif 寫法type conversion類型轉換

每個部分說明了 Python 程式的不同部分。

第一部分是計算機的起始畫面,讓用戶一直不斷輸入,直到用戶輸入「exit」為止,因此使用了while 迴圈

while True:
   print("選項:")
   print("輸入 '+' 讓兩個數值互加")
   print("輸入 '-' 讓兩個數值互減")
   print("輸入 '*' 讓兩個數值互乘")
   print("輸入 '/' 讓兩個數值互除")
   print("輸入 'exit' 來結束程式")
   user_input = input(": ")

   if user_input == "exit":
      break
   elif user_input == "+":
      ...
   elif user_input == "-":
      ...
   elif user_input == "*":
      ...
   elif user_input == "/":
      ...
   else:
      print("不知道你在輸入什麼")  

上述程式還沒寫完,只完成了起始畫面與結構。接下來我們針對每個小部分來寫 Python 程式碼:

加法的部分:

elif user_input == "+":
    num1 = float(input("請輸入數字:"))
    num2 = float(input("請輸入另一個數字:"))

現在,當用戶輸入「+」後,程式就會提示輸入兩個數字。以上我們使用 float()函數,來將用戶輸入的數字強制轉變成浮點數。但是若用戶輸入的不是數字,程式就會 GG。

接下來,我們寫的程式碼,是用來執行用戶輸入的兩個數字,完成加總並且將結果輸出。Python 程式碼如以下所示

elif user_input == "+":
    num1 = float(input("請輸入數字:"))
    num2 = float(input("請輸入另一個數字:"))
    result = str(num1 + num2)
    print("答案是 " + result)

以此類推,減法的部分為:

elif user_input == "-":
    num1 = float(input("請輸入數字:"))
    num2 = float(input("請輸入另一個數字:"))
    result = str(num1 - num2)
    print("答案是 " + result)

以此類推,乘法的部分為:

elif user_input == "*":
    num1 = float(input("請輸入數字:"))
    num2 = float(input("請輸入另一個數字:"))
    result = str(num1 * num2)
    print("答案是 " + result)

以此類推,除法的部分為:

elif user_input == "/":
    num1 = float(input("請輸入數字:"))
    num2 = float(input("請輸入另一個數字:"))
    result = str(num1 / num2)
    print("答案是 " + result)

程式寫好,執行成果如下:

 
 
還想了解更多Python教學相關文章嗎?快到部落格首頁找找吧!!

 

 

 

其他閱讀

Python控制結構1.布林值Boolean-True or False?

Python控制結構2.if else條件判斷(1)

Python控制結構2.if else條件判斷(2)

Python控制結構3.布林邏輯:and,or,not

Python控制結構4.運算子優先順序(Operator precedence)一覽

Python控制結構5.while 迴圈

Python控制結構7.List串列與其他運算子的應用

Python控制結構8.List-append,insert,index,len函數

Python控制結構9.Range數列生成

Python控制結構10.for迴圈

Python控制結構11.實作簡單的計算機

 

一起來學Python控制結構:for迴圈

一起來學Python控制結構:for迴圈
一起來學Python控制結構:for迴圈

想學Python的同學先看過來~我們為大家準備了for迴圈

看這一篇之前,建議先看這一篇「Python控制結構5.while 迴圈」複習 while 迴圈。

在進行Python教學的時候,若我們要多次重複執行一個指令,我們可以使用迴圈(loops)。迴圈中的程式碼會用以下的方式執行指令:1、按照所指定的次數,重複執行;2、重複執行,直到特定的條件成立時結束;3、針對某一集合(例如:Python list串列之中的物件)中的所有項目,都各執行一次。

for 迴圈 vs. while 迴圈

先前我們曾經介紹過的 while 迴圈用法與 if 條件判斷式相似,只要給予的條件成立(即為「True(真)」),它就會執行。不同的是執行次數,if 只執行一次;while 迴圈則輪迴執行無限多次 (除非有設定讓迴圈結束的條件且條件成立)。

while 迴圈只要「沒有」另外設定「迴圈結束的條件(如:if 、break)」,迴圈就會無限的循環。這次我們要介紹的 for 迴圈則是在一行內就 自帶計數功能的迴圈,可以將重複循環控制在固定的數量內。

以下為一個 while 迴圈的範例,起始值為「count=0」、調整值為「count = count + 1」、讓迴圈結束的條件為「<= 5」,如下所示:

count=0 
while count <= 5: 
    print(count)
    count = count + 1   

上述範例結果為:

0
1
2
3
4
5

上個範例,若我們把第二行的「count <= 5」抽掉,換成一個「合乎常理」的條件(例如 count = 0),這個 loop 就會「0,1,2,3,4,5,6,7⋯⋯」永無止盡的重複「+1」的動作。同個範例,若使用 for 迴圈,則在第一行就可以搭配 range數列,定義「終止值」。如下例:

for count in range(0,6,1):
  print(count)

上述例子結果為:

0
1
2
3
4
5

有沒有發現,原本使用 while loop 需要 4 行的 coding,使用 for loop 只要兩行?

因為 while 迴圈把三大控制條件:初始值、讓迴圈結束的條件、更新值(又稱為調整值)分散在各行來敘述,for 迴圈則使用 range數列 將這三大控制條件放在同一行中展現。上述 range 的寫法為「range(起始值為0,迴圈在6之前就結束,調整值為+1),一行立刻應用 Range數列來訂定起始值、結束條件與調整方法,是不是很精簡方便的?Python 的 range 函數的詳細用法請見這一篇。

下面還有另外一個例子,為 for 迴圈應用 Python List串列函數的,將串列表中的所有物件都執行一次的範例:

the_BIG4=["Megadeth","Metallica","Anthrax","Slayer"]
for bandname in the_BIG4:
    print(bandname+" is a thrash metal band.")

上述例子結果為:

Megadeth is a thrash metal band.
Metallica is a thrash metal band.
Anthrax is a thrash metal band.
Slayer is a thrash metal band.

這種針對某一集合中的所有項目(例如:List串列之中的所有物件),都各執行一次例子,若用 while 迴圈來表示則需要:1、套用到 counter 「計數器」變數(計數器的數值是跟著索引跑的,所以設定起始值為「counter = 0」。串列的索引編號均是從零開始,詳細請看這篇)。;2、調整值為多加一次,故把計數器變數設為「counter = counter + 1」;3、讓迴圈結束的條件為當計數器把串列的東西全都執行結束時,因此把計數器的值設定為「最大的索引數」, 變成:

the_BIG4=["Megadeth","Metallica","Anthrax","Slayer"]
counter = 0
max_index = len(the_BIG4)-1

while counter <= max_index:
   bandname = the_BIG4[counter]
   print(bandname + " is a thrash metal band.")
   counter = counter + 1 

比起來,for 迴圈自帶計數的特性,真的簡化了 Python 程式碼的寫法。所以遇到有次數限制的迴圈時,不妨使用 for 迴圈吧!

 

還想了解更多Python教學相關文章嗎?快到部落格首頁找找吧!!

 

 

 

其他閱讀

Python控制結構1.布林值Boolean-True or False?

Python控制結構2.if else條件判斷(1)

Python控制結構2.if else條件判斷(2)

Python控制結構3.布林邏輯:and,or,not

Python控制結構4.運算子優先順序(Operator precedence)一覽

Python控制結構5.while 迴圈

Python控制結構7.List串列與其他運算子的應用

Python控制結構8.List-append,insert,index,len函數

Python控制結構9.Range數列生成

Python控制結構10.for迴圈

Python控制結構11.實作簡單的計算機

一起來學Python控制結構:Range數列生成

一起來學Python控制結構:Range數列生成
一起來學Python控制結構:Range數列生成

想學Python的同學先看過來~我們為大家準備了Range數列生成

Python教學中的「range」函數可以用來生成數字序列,若無指定,數字序列由「0」開始。下例指定數字序列生成到 20 個,如下例所示:

 

numbers = list(range(20))
print(numbers)

上述範例結果為: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Python 的「range」函數可以用來生成由零開始的數字序列,但是我們仍然可以指定起始值如下:

numbers = list(range(7, 14))
print(numbers)

print(range(20) == range(0, 20))

上述例子結果為:

[7, 8, 9, 10, 11, 12, 13]

True

Python 中我們除了可以輸入兩個參數,指定序列的起始值外,還可以指定第三個參數(必須為整數)以定義每個數字中間間隔為多少。如下:

numbers = list(range(7, 14, 2))
print(numbers)

上述例子結果:

[7, 9, 11, 13]

 

還想了解更多Python教學相關文章嗎?快到部落格首頁找找吧!!

 

 

 

其他閱讀

Python控制結構1.布林值Boolean-True or False?

Python控制結構2.if else條件判斷(1)

Python控制結構2.if else條件判斷(2)

Python控制結構3.布林邏輯:and,or,not

Python控制結構4.運算子優先順序(Operator precedence)一覽

Python控制結構5.while 迴圈

Python控制結構7.List串列與其他運算子的應用

Python控制結構8.List-append,insert,index,len函數

Python控制結構9.Range數列生成

Python控制結構10.for迴圈

Python控制結構11.實作簡單的計算機

一起來學Python控制結構:函數

一起來學Python控制結構:函數
一起來學Python控制結構:函數

想學Python的同學先看過來~我們為大家準備了函數

在Python教學中的 List 串列【基本的List串列說明,請參考:Python控制結構6.List串列】中,我們不僅可以隨意替換、索引 List 中的物件【請參考:Python控制結構7.List串列與其他運算子的應用】我們可以使用「append」來增加串列中的物件。如下例所示:

 

GearList = ["BCD", "調節器", "蛙鞋"]
GearList.append("潛水面罩")
print(GearList)

上述範例結果為:

['BCD', '調節器', '蛙鞋', '潛水面罩']

我們可以使用「len」來計算 List 串列中有多少物件:

GearList = ["BCD", "調節器", "蛙鞋"]
print(len(GearList))

上述例子結果為「3」。

「len」可與「append」合用,Python 語法範例如下:

GearList = ["BCD", "調節器", "蛙鞋"]
GearList.append("潛水面罩")
print(len(GearList))

上述例子結果為「4」。

剛剛提到,在 Python 中我們可以使用「append」來增加串列中的物件。但是「append」都是把物件增加在串列的最後面。若希望物件增加到串列的中間,就用「insert」:

GearList = ["BCD", "調節器", "蛙鞋"]
index=1
GearList.insert(index,"潛水面罩")
print(GearList)

結果為:

['BCD', '潛水面罩', '調節器', '蛙鞋']

以上範例,我們在 List 串列那一行的後方,加入了「index=1」,指定索引號碼為「1」。所以,”潛水面罩”這物件就被安插在索引序號為「1」的位置。

Python 的 List 串列用法可說是多樣化。我們甚至可以使用「index」來查看指定物件的索引序號如下:

GearList = ["BCD", "調節器", "蛙鞋"]
index=2
GearList.insert(index,"潛水面罩")
print(GearList.index("BCD"))
print(GearList.index("蛙鞋"))
print(GearList.index("調節器"))
print(GearList.index("潛水面罩"))

結果為:

0
3
1
2

List串列尚可搭配 for 迴圈,讓 List串列中的所有物件都可以被 Python 程式執行!【請參考:Python控制結構10.for迴圈

 

還想了解更多Python教學相關文章嗎?快到部落格首頁找找吧!!

 

 

 

其他閱讀

Python控制結構1.布林值Boolean-True or False?

Python控制結構2.if else條件判斷(1)

Python控制結構2.if else條件判斷(2)

Python控制結構3.布林邏輯:and,or,not

Python控制結構4.運算子優先順序(Operator precedence)一覽

Python控制結構5.while 迴圈

Python控制結構7.List串列與其他運算子的應用

Python控制結構8.List-append,insert,index,len函數

Python控制結構9.Range數列生成

Python控制結構10.for迴圈

Python控制結構11.實作簡單的計算機

一起來學Python控制結構:串列與運算子的應用

一起來學Python控制結構:串列與運算子的應用
一起來學Python控制結構:串列與運算子的應用

想學Python的同學先看過來~我們為大家準備了串列與運算子的應用

List 串列-重新定義物件

在「Python控制結構6.List串列」中,我們了解了基本的 List串列索引的概念。在Python教學中,同一 List 串列內的任一物件(元素),不是固定的,物件是可以隨時替換的,如下:

 

GearList = ["BCD", "調節器", "蛙鞋", "潛水面罩", "氣瓶", "潛水衣"]
GearList[5] = "Dry Suit"
print(GearList)

上述範例結果為:

['BCD', '調節器', '蛙鞋', '潛水面罩', '氣瓶', 'Dry Suit']

是否注意到最後一個物件(索引編號:5)從 “潛水衣” 變成了 “Dry Suit”?

List 串列-print時增加、複製物件

Python 中,也可以使用運算子「+」、「*」,來使 List 串列被輸出時,可以增加、複製物件。如下面例子所示:

GearList = ["BCD", "調節器", "蛙鞋", "潛水面罩", "氣瓶", "潛水衣"]
print(GearList+["潛水電腦"])
print(GearList*2)

結果如下(以一行指令、一行輸出結果的方式表示):

>>> print(GearList+["潛水電腦"])
['BCD', '調節器', '蛙鞋', '潛水面罩', '氣瓶', '潛水衣', '潛水電腦']

>>> print(GearList*2)
['BCD', '調節器', '蛙鞋', '潛水面罩', '氣瓶', '潛水衣', 'BCD', '調節器', '蛙鞋', '潛水面罩', '氣瓶', '潛水衣']

以上範例的結果,第一個程式碼在輸出時增加了”潛水電腦”;第二個輸出的結果為原有程式碼的兩倍。

檢查 List 串列表中的物件

我們可以在 print 時,運用「in」運算子來檢查指定的物件(元素)是否在串列中。若有,則回傳為 True;反之為 False。寫法為如下方範例所示:

Fruits = ["芭樂", "榴蓮", "柳丁", "草莓"]
print("榴蓮" in Fruits)
print("草莓" in Fruits)
print("牛肉" in Fruits)

結果為:

True
True
False

以上Python範例,還可以搭配「not」運算子【not 運算子請參考:Python控制結構3.布林邏輯:and,or,not】來檢查指定的物件(元素)是否「沒有」在串列中。若沒有,則回傳為 True;有的話則為 False。

Fruits = ["芭樂", "榴蓮", "柳丁", "草莓"]
print(not "榴蓮" in Fruits)
print("榴蓮" not in Fruits)
print(not "草莓" in Fruits)
print("牛肉" not in Fruits)

結果為:

False
False
False
True

除了上述介紹的 List 串列索引功能之外,你也可以活用各種函數來增加索引中的物件或是計算索引中的物件數量【請參考:Python控制結構8.List-append,insert,index,len函數】。

List串列尚可搭配 for 迴圈,讓 List串列中的所有物件都可以被 Python 程式執行!【請參考:Python控制結構10.for迴圈

 

還想了解更多Python教學相關文章嗎?快到部落格首頁找找吧!!

 

 

 

其他閱讀

Python控制結構1.布林值Boolean-True or False?

Python控制結構2.if else條件判斷(1)

Python控制結構2.if else條件判斷(2)

Python控制結構3.布林邏輯:and,or,not

Python控制結構4.運算子優先順序(Operator precedence)一覽

Python控制結構5.while 迴圈

Python控制結構7.List串列與其他運算子的應用

Python控制結構8.List-append,insert,index,len函數

Python控制結構9.Range數列生成

Python控制結構10.for迴圈

Python控制結構11.實作簡單的計算機

Python初學者必學:字串和文本

Python初學者必學:字串和文本
Python初學者必學:字串和文本

你是Python的初學者嗎?那就一定不能錯過這篇實用文!!

本節 Python 練習中我們將使用複雜的字串 String 來建立一系列的變數,以更熟悉字串的用處。

首先,我們還是要了解一下字串這個概念。字串通常包含你想要展示出來的內容、或是你想要從程式裡導出 “” 的一小段字符。Python 可以通過文本裡的雙引號或者單引號,識別出何為字串。如果你把單引號或者雙引號括起來的文字放到 print 後面,它們就會被Python print 出來。

字串可以包含格式化字符 %s(即以 str() 函數輸出文字)。你只要將格式化的變數放到字串中,再緊跟著一個百分號 % (percent),再緊跟著變數名即可。唯一要注意的地方是如果你想要在字串中通過格式化字符放入多個變數的時候,你需要將變數放到( ) 圓括號(parenthesis) 中,而且變數之間用, 逗號(comma ) 隔開。就像你逛商店說『我要買牛奶、麵包、雞蛋、八寶粥』一樣,只不過程式設計師說的是「(milk, eggs, bread, soup)」。

在以下的練習中,我們將用簡化的變數名稱,輸入大量的字串、變數、和格式化字符,並且執行出來:

x = "There are %d types of people." % 10

binary = "binary"

do_not = "don't"

y = "Those who know %s and those who %s." % (binary, do_not)



print x

print y



print "I said: %r." % x

print "I also said: '%s'." % y



hilarious = False

joke_evaluation = "Isn't that joke so funny?! %r"



print joke_evaluation % hilarious



w = "This is the left side of..."

e = "a string with a right side."



print w + e

如果上面的操作都沒問題,你將看到下面的結果:

There are 10 types of people.

Those who know binary and those who don't.

I said: 'There are 10 types of people.'.

I also said: 'Those who know binary and those who don't.'.

Isn't that joke so funny?! False

This is the left side of...a string with a right side.

 

更多Python文章快點下方連結!!

 

 

 

其他閱讀

工程師們口中的Python到底是甚麼? 很重要嗎?

從七大點告訴你Python和Java有何不同!!

什麼!!Python也可以用來畫皮卡丘?!到底是怎麼辦到的?

暑假快到了!與其讓兒子盲目拚學測,我寧可讓他先選擇人生方向~

重新學習UI UX Python課程 打好基礎輕鬆領高薪

有一個傳說 來上Java課程還能任高薪職缺 媒合率竟高達百分之90

人工智慧讓你看清肥胖的原因 讓Python課程教你如何做到